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袁剑

  • 固定链接 '陌生的新世界'

    陌生的新世界

    提交: 2009-07-11, 05:54:26 由 袁剑
    (本文写于2009年2月4日,为《中国改革》杂志撰写的专栏文章)


    陌生的新世界

     

    GDP从一季度的10.6%急剧跌落到四季度6.8%,PPI从8月份的10.10%陡降至12月的-1.1%。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无疑是十分让人惊骇的。与此相应,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同样让人惊骇。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上半年中国经济管理当局连续加息五次,不断提高准备金,甚至不惜祭出计划经济时代的贷款规模控制,而到了下半年,宏观政策则突然变成了截然相反的操作:连续减息、不断降低银行准备金,并在极短的时间里推出了史上最为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转换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这种过山车式的体验,让2008年成为中国过去三十年中最充满意外的一年。而其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则相当令人难堪:我们对这个我们一直以为已经透彻了解并可以熟练驾驭的经济实际上相当无知。这可能是动人心魄的2008年留给我们的最大遗产。而它的另外一项必须马上予以重视的遗产则是:实体经济的稳定性已经越来越低。资产市场的大起大落我们可能已经司空见惯,但实体经济及政府经济政策如此大起大落则相当罕见。其中原因,我们不得而知。这或许与全球化越来越深化有关——它导致经济体系趋于高度复杂;也或许与媒体及互联网日趋发达有关——它让信息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微观主体的预期和行为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波动。但不管如何,实体经济稳定性以及可预见性的大幅降低是日益显见的一个事实。如果这个判断多少有点道理的话,那么很容易联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未来,或者更具体地说,在2009年,我们会不会再经历一次经济以及经济政策的大起大落,再来一次过山车式的游戏?

    这个想法听上去有点荒诞不经,耸人听闻,但也并非全无理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理由就是,在经济危机最终爆发之后,全球货币当局以前所未有的赌徒心态在放松货币供应。数据表明,在金融海啸之后,美国的基础货币在短短三个月之内翻了一倍。只不过由于货币乘数的急降,这些高能货币暂时没有发挥作用而已。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大致相同。而在中国,货币供应的翻转情况也同样惊人。在12月份,M2在连续多月下滑之后,急速反弹,环比增长3.02%,M1也呈同样趋势,12月份环比大增2.26%。在贷款方面,12月份贷款增速高达18.76%,比上月末高2.73个百分点,而根据温家宝在达沃斯会议期间所披露的数字,在1月份前20天之中,中国的新增贷款就已经猛增9000亿元。难怪温家宝很有信心的说,我们已经看到了经济复苏的初步迹象。不过,是不是复苏还很难说,但全球印钞机在疯狂运转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货币供应的泛滥可能推动经济尽快复苏,但这只是一种可能(货币政策完全无效的情况越来越常见,日本在1990年代之后货币政策失效就是这方面的明证),另外一种可能是,它可能带来通胀甚至是恶性通胀。据此,一位美国作者评论道:由于顺差的持续所导致的基础货币增加以及中国最近采取的各种增加流动性的措施,到2009年年底,中国基础货币的供应将在目前的数字上翻倍。他进一步非常肯定地推测到,届时,中国将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确,只要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模式不变,各种资源及大宗商品的紧缺就是一个长期趋势,泛滥的货币就可能在一个适当的时机以一个适当的借口,重新点燃通胀之火。这个预言如果成真,那我们在2008年所经历的过山车体验可能就只是热身而已。显然,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既然全球经济已经变得如此难以理解和变幻莫测,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对这种可能性就不能不查。常识告诉我们,泛滥的货币总会寻找出口,不是往这个方向,就是向那个方向。现在,货币之虎已经蹲伏在暗处,只等适合的猎物进入它的伏击圈。在我看来,在2009年的中国,泛滥的货币最有可能寻找到的猎物就是中国的资本市场,并造成这个市场的暴涨暴跌。与实业相比,资本市场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对于充满恐惧但同时也充满发财欲望的货币持有者们,短期牟利的最佳去处无疑就是资本市场。果真如此的话,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就可能会经历丝毫不亚于2008年的脑震荡。或许,所有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在2009年走完之后,呈现给我们的,是另外一幅完全超出我们经验及想象之外的图景。但无论如何,我们已经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越来越难以捉摸。而笼罩在我们前方的不确定性,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让人惶恐。或许,我们唯一清楚的是,这将是一个陌生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