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赢发改委输
各部委之间的抢权争夺,有时到达匪夷所思的地步,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部门,也能打到一起。
以往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备案在发改委还是证监会,争执了很长时间,最后似乎发改委略占上风。按理,这根本不是个需要讨论的事,基金备案由协会做,监管由证监会做,碍得着发改委什么事?可是,发改委插手了,对强制备案、资金募集方式与对象、个人投资最低额度、合伙制基金资本等,事无巨细做出详尽规范,详见2011年2011年11月发布的《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促进股权投资企业规范发展的通知》,以及当年12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发布的与实施《PE通知》相配套的11个文件指引。
于是,PE纷纷跑到发改委备案,一块最有生机的金融市场就此掌握到无比庞大的发改委手中,而PE的利益输送现象并未因此改观,PE成为一块人人欲染指的唐僧肉。金融市场因此被分割,发改委与证监会全都对PE虎视眈眈,政出多门初见雏形,最活跃市场的行政化显示资本市场前景的黯淡。
争夺大战在今年6月落下帷幕,中央编办将包括创业投资基金在内的私募股权基金监管职能赋予证监会,资本市场终于归位,这不仅是证监会的胜利,也是资本市场一个小小的胜利。政出多门不如政出一门,由专业资本市场监管者进行监管,是专业时代的题中应有之意。
PE却遭遇幸福的烦恼,由于发改委系统不再进行备案,企业申请IPO时,没有来得及到发改委备案的PE基金,是否为合规的投资主体缺少认定,律师事务所需要企业大股东提交PE股东作为规范经营投资主体的相关材料,否则很难出具法律意见书,没有法律认定书发审委绝对不会让企业上市,由此进入死循环。
证监会马上打补丁。8月23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证监会受理和审核企业IPO申请时,如果申请企业的股东存在PE基金,视同一般股东对待,该PE基金是否已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或地方政府部门备案与企业IPO发行条件无关。这是一块及时的补丁,否则PE就得在灰色地带补内裤了,比如找当地金融办开证明等办法。
基础制度正在建立过程中。媒体披露,自6月职责明确、编制划定之后,证监会即结合贯彻实施《证券投资基金法》和《中央编办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研究起草统一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法规。该法规发布实施后,证监会将基于基金业协会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进行登记备案后所提供的基础性信息,对各类私募基金实施监督管理。
证监会有必要更进一步,取消对PE严苛而烦琐的规定,释放市场的内地动力。如许小年所说,私人投资让私人负责,政府不必看管他们的钱袋。私人股权投资是私人出资进行股权投资,或者合伙人进行风险投资,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收益,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如果几个投资打水漂蚀了老本,就只能关门大吉。发改委与证监会都不必咸吃萝卜淡操心。
不要说大型企业几乎都涉足房地产与股权投资,小企业主更是多如过江之鲫。几个人资金攥在一起进行投资的基金着实不少,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很多从事实业的企业家有了一定资本后就转向投资界,名片正面印着某某企业,背面则是某某风险投资基金合伙人,如火如荼的基金市场,发改委或者证监会想管,管得过来吗?要求最低出资额简直是笑话,企业家一句话就把千万资金头寸调到帐面上,企业的虚假出资还少吗?一方造假,一方眼开眼闭,规章漏洞百出,还不如直接取消这些中看不中用的监管,真正监管应该监管的、惩处应该惩处的,如利益输送、内幕交易、欺诈上市等。
投资基金由行业协会管理,大力简化备案制度,真正做到备案即可,出问题根据规章严惩。
证监会的规章会与发改委不同吗?据披露,中国基金业协会已着手制订PE基金备案管理办法,主要起草者包括中基协PE领域负责人刘健钧,而刘此前就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金融处处长,期间除推动PE基金备案制度出台,参与修订备案PE基金的信息披露审核流程,协助地方PE监管部门修订PE备案操作细则等,曾代表发改委与中国创投委会员代表与股权投资界领袖座谈。监管部门易主,却是同一个人掌勺,会不会炒出同样的菜?证监会与中基协能否尽量向市场靠拢?
中国都有自贸区了,利率都一半市场化了,PE也该市场化了――喂,政府的手,请挪一挪,那真的不是唐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