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叶弘

  • 固定链接 '突然放量――是牛市盛筵?还是波段性快餐?'

    突然放量――是牛市盛筵?还是波段性快餐?

    提交: 2014-07-31, 00:09:00

      本周一,两市成交3338亿。本周二3320亿。本周三3056亿,今天周四,两市成交2777亿。非同寻常,不同凡响。



      做股票如同过日子,有钱没钱,钱多钱少,感觉完全不一样。


      此前,沪深两市日成交2000亿左右,厮混在股市久了,感觉这个量也还能找些活干。有多少钱,办多少事,量体裁衣,不言而喻,这是市场智慧。2000亿的资金量。股市中的小盘成长股,低价题材类股票照样表现活跃。只要有股票上涨,就有赚钱可能,就有希望。现在有小行情,将来就可能有大行情,大行情一般都在将来。人们预期着,等待着,坚守着。中国股市,熊长牛短是常态。股市套牢的人多,众人做伴,也不觉得寂寞。至于那些鸡飞狗跳的小盘题材机会,能否抓住?抓住的是风险?还是机会?则看个人修为、眼力和运气。同样的市场,买卖点自己做主,赚了,是你的本事。亏了,也怨不得别人。虽然不成文,但也是游戏规则。


      现在,成交突然放大,人的本能反应:有大行情了!


      有人说牛市来了!更多的人则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有些半信半疑。


      这么多钱突然涌入股市,都想赚钱。天下攘攘,为利而往。股市没有雷锋。股市也没有“首先要解放全人类,然后才解放我们自己!”的伟大理想。现在人们纠结的,成交放大,指数大涨,到底是牛市来了?还是又一波超跌反弹?


      如果是牛市,意味着股市后市会有一个完整的上涨周期。上证指数应有相当大的上涨空间。如果是牛市,大盘蓝筹一定是行情的主角。机构大资金。大多重兵囤守大盘蓝筹股。机构与个人。最好的操作策略,可能就是在行情启动的初期,选择有上涨潜力的品种,伴随一轮牛市的上涨过程,完成累积升幅。事实证明,选好个股长期坚守,是应对牛市的最佳模式。


      如果不是牛市,突然放量,则可能是超跌反弹。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熊市久了,超跌反弹时常会有。在股市,钱多不一定就是主力。一个人很有钱,但他不一定就是企业家,他可能就是一土豪。


      长期受制于政策调控形成的流动性缩减,股市走熊,行情由游资主导,市场以小盘成长与低价题材股的波段炒作维系人气,深强沪弱是基本格局。现在,突然放量,大量资金涌入,大资金顺势介入大盘股顺理成章,自然而然。沪市以大盘蓝筹为主。这轮大资金介入,大盘股被强势拉起,不同行业的大盘低价股轮动上涨,推动指数大涨,吸纳大量增量资金。大盘股与小盘股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大盘股要持续上涨,必要持续放量。但这个条件显然太过苛刻。深市以小盘成长和低价题材个股的活跃,呈现更多的短线波段机会,短期赚钱效应更为突出,吸引游资,争夺市场主导权。沪深两互相博弈的味道日益突出。


      对于后市,我认为主要看两个方面:


      一是成交能否继续维持在目前水平。如果能有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涌入,大盘在这么低的位置,即使此前的资金属冲动性介入,即使没有直接针对股市的政策利好,但也诱发了市场做多的热情,资金产生共振,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推动一轮牛市行情也并非不可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类似降息降准这样的利好政策刺激。市场对政策利好有预期,但预期不等于现实。现实是要维系行情强势,需成交量能继续配合。


      二是看盘面个股的活跃程度。如果量能放大,但个股机会较少,赚钱效应弱化,增量资金只是消耗在大盘股上,指数大涨看着热闹,但短线可操作性差,投资者也会趋向谨慎。所以,重点仍然要放在对个股的机会把握上。指数大涨不一定是好事,指数震荡,但个股的波段机会仍然会比较活跃。


      我的观点是,没有必要纠结于行情是牛市还是反弹。如果非要对行情做出选择判断:是牛市盛筵?还是波段性快餐?我倾向于后者。


      牛市形成,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在中国股市,政策是最大的天时。没有明确的政策信号,将某一时段股市突然放量看成是牛市来了,可能有点顾此失彼。但成交量确实放大了,行情来之不易,我们理应珍惜!操作上,不妨以个股为重,把握好波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