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叶弘

  • 固定链接 '指数反弹――逐步过度到个股活跃阶段'

    指数反弹――逐步过度到个股活跃阶段

    提交: 2014-08-15, 00:36:00



      沪深两市从每天2000亿资金,突然放大到3000亿日均成交资金,已持续了三周时间。每天3000亿的资金流量,是个比较均衡的数值,放大与缩量,上下也都不超过300亿。在基本政策面相对平静的状态下,市场保持这样的资金流量,已属难能可贵。
      回头看,上证指数似已站稳2200点,钢铁、煤炭,有色、银行、地产、汽车等超跌低价大盘股相对集中的行业,几乎轮流反弹了一遍,涨幅都不大,但都有机会。也足以推动上证指数摆脱长期在2000点一线的纠缠。不过,这样集中的资金堆积,却没有给市场带来所预期的盈利机会。大盘低价股推动指数涨了,但大盘低价股行情的持续性较弱,个股涨幅有限。成交量从2000亿扩大至3000亿,但个股的活跃度明显不足,盘中热点转换太快,缺少相对明确的个股及板块的持续上涨动力。每天盘中,除了那些新股、重组个股连续涨停之外,实际可参与的个股及板块机会并不多,热点的方向感较差。纵使有个股行情,也是随机性大于必然性。此前少见的连续涨停板现象,对众多眼巴巴看着的投资者来说,也只能是隔岸观“火”。
      和以往任何一轮反弹行情一样,突然有了成交量,市场自然会有牛市的预期。毕竟熊市太久,市场为牛市的来临已准备了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即使今天周五,两市仍然有2880亿资金量,上证大盘指数上涨20点,深市的创业板、中小板指数也继续保持强势上涨,此前连续三天下跌带来的市场阴影,也因周五的全面收阳而化解掉。这轮反弹行情,参与者与推动者显然都不愿意就此结束。
      前三周以大盘低价股的反弹为推力,起到了聚集人气与资金,扭转市场颓废心态的作用。市场有了参与热情,赚钱的欲望被刺激起来了。但如果长时间光赚指数不赚钱,则股市的气可鼓,也可泄。这么大的资金突然进入股市,造成了股市一时的渲嚣。这些资金绝对不是只来凑凑热闹,捧捧场子的。股市市场,所谓“熙熙攘攘,为利而往”。气氛造出来,后市行情可能从初期推动指数,转向以个股、题材的多元上涨机会为特征的新阶段。如果说,前三周人们感叹的是赚指数不赚钱,那么后市,则有望出现个股机会趋多,踏准节奏,波段式操作,做得好,则可能是赚钱不赚指数的现象。
      周边股市大涨,A股已成事实上的价值洼地。考虑到政策调控的持续性,时效性,短期内政策推出明确松动流动性的措施,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尽管连续三周A股市场日均有3000亿的资金流量,但从炒作风格,股票介入方向看,明显缺乏中长期运作大资金所具有的从容与淡定,也没有明确的价值理想作支撑。游资借题发挥式的投机性炒作到是表现得比较突出。游资主导的行情,比听命于政策导向的体制性大资金,更注重短期效率和资金运作成本。所以我认为,只要后市没有象降准,降息这样的货币政策利好出台,预计大盘蓝筹股们可能重新充当维持秩序,稳定大盘指数的角色。题材性个股,小盘成长型个股,新兴产业及政策利好刺激的板块及个股,则会继续成为游资短期逐利的目标。
      对于后市,我的建议是:只要没有更大的资金介入,就不必考虑大盘股行情,也可看淡指数。连续三周两市日均3000亿的成交,赚指数却不赚钱。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大盘蓝筹股上涨,涨幅又不大,但对资金的吞吐量却相当大。推动了指数,却无力持续推动股价。因此,后市不妨转变思路,短线波段操作为主,可重点关注三类股票:
      一是目前股价和业绩不相匹配的被低估品种。这类股可从半年报中去比较寻找。同等条件下,以盘子小的为好。
      二是小盘成长股。以中小板和创业板前期涨幅不大,目前股价仍处在中低价区,业绩比较好,盘子适中,近期成交趋向活跃(上市以来没进行过大比例送转,目前股价仍在发行价附近的潜力型品种更好)。这类股票风险小,机会大。特别是小板,近期明显受到增量资金的关照,小板每天成交资金持续保持在历史天量状态,小板指数也是屡创三年以来的新高。本周突破7000点,直逼8017点的历史高位。这种异常强势现象特别值得留意。
      三是紧跟政策导向选股。上海自贸区概念、京津冀概念、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沪港通等,都属战略性政策布局,都有反复被炒作的波段机会,但这些题材概念时效性强,操作难度也较大。
      一般中小投资者,还是建议以低价题材与小盘成长为主线。中长线方面,可重点关注、跟踪稀缺资源与房地产板块的行业复苏所带来的周期性上涨机会。
      对于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叶弘会通过微信回复。每日收盘,叶弘会做一分钟的微信语音,评论当日行情。需要强调的是:博客与微信,均属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切记。买卖股票,应以投资者自己的研究判断为主,不可偏听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