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叶弘

  • 固定链接 '这种行情不宜空仓过节'

    这种行情不宜空仓过节

    提交: 2015-02-13, 01:02:00


      因为政策调控,因为新股发行规模超出预期,近期股市趋向平淡。
      行情淡了,叶弘的微信留言反倒显得热闹。平时行情比较好,人们忙于炒股。现在套住了,有时间了,又是春节前夕,盘点投资得失,反省过去一年的经验与教训,自然而然。
      有人问:最近听不到微信,叶弘是否病了?
      我回复:我没病。行情清淡,博客写少了,但微信每天都有,我会坚持。收听不到微信,应该不是我的问题。
      有人问:有一个实盘操作,还有叶弘的头像,通过QQ群指导操作,真是叶弘吗?
      我无数次声明,澄清。叶弘没有QQ,更谈不上QQ群。只要以叶弘名义通过QQ群指导操作的,一定是骗子。话说到这个份上,你还要受骗上当,我无语。叶弘今天再次提醒,现在的网络骗子五花八门,千万不可轻信。安全第一。
      有人问:现在持有的股票全是大盘蓝筹股,还有相当比例的融资在里面,感觉压力山大,后市大盘股还有机会吗?
      杠杆资金大规模介入形成大盘股,大资金的融合效应,很多人将之看成是大牛市。并断言大牛市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大盘蓝筹股,来自于价值投资。对此叶弘也表示质疑和困惑。但有这么大的资金涌入股市,不是牛市是什么?!
      政策出手调控,规范,成交迅速缩减,大盘股回落。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完整交易周,证监会一次推出24只新股,冻结流动性,抑制股市短期过热意图明显。
      我认为:大盘股行情没有结束,也不会轻易结束。但经过这波下跌,大盘股后市应趋向理性。市场呼吁慢牛行情,关键看大盘蓝筹股能否步入慢牛模式。对此我们不妨简单一些:如果后市仍有巨量资金入市,比如日成交资金持续在6000至8000亿,那么大资金,大盘股行情就属常态。如果没有大资金量,比如两市日成交大多回归至3000至5000亿,那么小盘成长,低价题材、 新经济、新产业股票将更为活跃。
      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偏好小盘成长与低价题材,大盘股其实不好伺候。大盘股一旦形成泡沫,对市场形成的伤害可能更大。中国股市不成熟,很多人嘴上说大盘股的价值投资,其实还是投机性介入。投机的人多了,投机的钱集中在大盘股身上,大盘股必然大起大落。
      从中长期看,我个人看好大盘股中的绩优中低价银行、地产股的机会。
      问得最多的,还是持股过节?还是空仓过节?
      这是逢年过节的老生常谈。我认为,目前这种行情不宜空仓过节。我对春节后的股市表现比较乐观。近期行情清淡,大盘调整,主因还是前期涨幅过大,流动性太过旺盛。政策规范与新股发行规模超出预期所至。大盘和个股下跌幅度也就这样,并不构成趋势性转折。现在,短期利空出尽,沪深两市一周集中发行24只新股,大盘缩量持续反弹。今天大盘反弹力度明显加大,成交量也明显增大,打新解禁资金介入建仓、补仓,说明在春节来临之际,投资者不愿轻易空仓。借助于政策调控,从调整时间与幅度看,该调的调了,该跌的跌了,该出的出得差不多了。本周前四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日均成交资金不足4200亿。但上证指数却连续收阳,盘中抛压有限,几乎无抵抗。说明投资者心态平衡,逢高出局避险的意愿日益弱化。今天沪深两市继续价升量增,大盘连续五天上涨。
      咨询最多还是选股、持股、换股、荐股。个股行情,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鞋子是否合脚,只有自己清楚。现在正是年报公告期,以比价和业绩选股比较靠谱。另外,叶弘仍然比较喜欢中小盘,中低价的小盘成长股,次新股,上海深圳本地低价题材股。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绩优地产股,或中低价中小盘的潜力型地产股。
      不论政策如何变化,房地产还是国人的偏好与心结。这轮行情,房地产股票普遍股价较低,尽管很多人表面很讨厌房地产,但谁都清楚,经济复苏或拉动,还是离不开房地产。如果真有牛市,投资者赚了钱,人们大多还是会琢磨、选择房地产。
      这种行情比较纠结,比较复杂,但它是一轮牛市。牛市来之不易,理应善待,不易空仓过春节。
      春节前,股市清淡而不寂寞。春节后,春暖花开,一年之计在于春。投资者酒足饭饱,合家团圆之后,普遍牵挂的,仍是股市与股票。春节过后,股市开门大红的概率较大。
      当然,这只是一种感觉,也可能只是叶弘一厢情愿或自作多情。春节后的股票表现,还是要多留意政策动向。
      叶弘提醒:投资者提出的个股及操作策略方面的问题,叶弘会通过微信尽力回复。每天收盘,叶弘会做一分钟的微信语音,点评当日行情。但需强调:博客与微信,属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切记。买卖股票,应以投资者自己的研判为主,不可偏听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