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叶弘

  • 固定链接 '股市如花――春天来了,什么花都有机会绽放!'

    股市如花――春天来了,什么花都有机会绽放!

    提交: 2015-03-20, 01:25:0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梨花似雪,集中盛开于蓝天下,如同蓝天白云遥相呼应。
      樱花比梨花更鲜艳。一年一季。樱花绽放的时节,人们专程前往观赏。
      梨花绽放之后,还会慢慢结果。樱花则只开花,不结果,仅供观赏。但在人们心目中,樱花比梨花更显稀缺尊贵。
      股市如花,春天来临,什么花都有绽放的机会。
      股市有资金,感觉就有春天的温暖。大盘股,小盘股,蓝筹股,亏损股,题材股,成长股。不论好坏,存在就是合理。资金量大了,所有的股票都有上涨的机会。股市如同大自然,野百合也有自己的春天。
      本周一至五,沪深两市成交资金分别是:9118亿、11173亿、11223亿、11000亿、11654亿,一周成交资金总量达54168亿。这是一组史无前例的资金数据。
      巨量资金再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股市如花,游资如游客。那里热闹就往那里凑。资金量大,平时受冷落的大盘国企股更容易受追捧。道理很简单,国企股盘大,价低,方便大资金进出。就象游人多了,行走在大路上更顺畅一样。一些小路,曲径通幽,风景独特,但往往道路窄小,容量有限,进出也不方便。理论是这样。炒股票的人,大多先学理论,进入股市实战,才觉得理论和实际相差甚远。比如前期跟风追涨,涌入大金融板块的巨量资金,大多套在里面。进入股市的资金,为利而来。进去了没赚钱,谁愿做亏本的买卖?大盘股行情,要么早点进去,追涨进去的,想赚钱,也不容易。
      对大盘蓝筹股,我在前面讲过一个观点:只有更大的资金量,才能突破前期高点。现在,更大的资金量出现了,本周两市的资金流量,完全可以实现对前期大盘蓝筹股的全覆盖。但现实却并非那么乐观。昨天沪市大涨的是大基建板块,以高铁建设为核心。也就一天的行情。今天沪市是大金融板块大涨,特别是券商股表现更积极。蓝筹股能否持续,关键要看后面管理层对波天量资金涌入股市的态度。
      沪市大涨,在套路上没有新意,还是依仗钱多人傻的资金力量,强行拉大盘,上指数。上证大盘突破六年来的新高,并有加速上扬之势。市场一片欢腾,就象打了一场大胜仗,并将红旗插上久攻而克的山头上!媒体敲锣打鼓,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稳增长牵来改革牛,沪指年底或突破4000点》。以现在的速度,上证指数何止4000点?“两会”结束,也就一周时间,市场一激动,上证指数大涨260点!今天上证指数摸高至3632点,后市如果管理层不干预,资金继续“任性”,估计市场再激动几下,上证指数4000点就到站了。
      问题是:人们为上证指数的新高度欢呼雀跃。至于投资者是赚了?是亏了?并没有多少人在意。不炒股的人,以为赚了指数就是赚钱。炒股票的人,才知道赚指数不赚钱的滋味。
      股市如花,游资如游客。鲜花盛开的地方,往往也是游人如织。
      现在,大资金再度涌入大盘股。大盘股再度热闹,很多人着急蛮慌,纷纷往大盘股方向追赶。我想说的是,其实炒股票不必太过紧张,不必太勤奋。也不应高估自己,觉得自己大盘股,小盘股,只要有机会,就有能力把握。能如此操作的,只有极少数天才型的高手。就我的经验,我不相信股市中有这么多高手。股市中寿命短的人,往往是那些自恃为高手的人。就象大海里淹死的,往往是那些自认为水性好,对茫茫大海毫不畏惧的人一样。
      股市如花。春天来了,什么花都会绽放。资金量大了,大盘股,小盘股,题材股,成长股都有机会。这轮行情,投资者热情高,干劲大,市场不缺资金,政策趋向宽松,行情来之不易,理应积极参与,珍惜机会。操作上,不妨简单一点,选择好一两个自己擅长的板块。喜欢大蓝筹的,专注于价值蓝筹。喜欢小盘成长、低价题材的,也不必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操作与选股,我的观点是:这轮行情,小盘成长与低价题材比大盘蓝筹的波段机会更多。蓝筹重在坚守,小盘低价重在节奏。板块选择,我个人仍然倾向于上海,深圳本地股,一线城市的中低价地产股。小板、创业板中前期涨幅不大的中低价,中小盘潜力成长股。
      本周放量过大,管理层对此的态度值得关注与重视。
      春天来了,百花争艳。春天过后,大自然也会呈现“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景象。
      叶弘提醒:投资者提出的个股及操作策略方面的问题,叶弘会通过微信尽力回复。每天收盘,叶弘会做一分钟的微信语音,点评当日行情。但需强调:博客与微信,属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切记。买卖股票,应以投资者自己的研判为主,不可偏听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