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袁岳

  • 固定链接 '今日感慨:智库不是时髦'

    今日感慨:智库不是时髦

    提交: 2013-11-16, 17:46:24 由 袁岳

        国外的智库是服务于各种不同政党的,或者是致力于影响议会提案或者政策形成的机制的组成部分。国外智库更多是科学智库加上政治游说这两种专业智库相结合。我去参观了不少国外智库,有些智库科学家会占相当的比重,某些特定方面的专家也有一定的倾斜,所以它更加接近于全局化的团队操作。国内目前较为传统的小智库是个人操作,某几位专家做几个个人课题,然后写出一个报告;或者某些前任官员形成的意见群体,致力于特殊的游说活动。

     

        零点作为一个具有智库性质的研究咨询机构,其工作大体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政府的委托解决特定的问题,另外一种是根据公众所关注的问题来研究,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前者,特别是在民生领域,无论跟中央部委,或者是各地方的市政府,都有不少相关研究,像流动人口、城市安全、社区发展,后者如公益组织的发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这个方面。零点的工作是从数据信息搜集到形成政策提案,一定程度上我们具有专业化、群体化、流程化的特点。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是介于国外非常成熟的智库和一些国内智库的中间状态。

     

        我认为下一步可以推动尝试在一些中央或者地方的一些有官方背景的政策机构,比如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参事室这样的机构,一些重大的政策、重大的议题由他们来牵头,向智库公开招标,这样不同类型的智库就有机会运用他们各自的方法论,或者不同的研究素材来提供不同角度的论证。这样就可以制造一个智库的竞争环境。我认为好的智库是在竞争中间发展起来的。就像美国华盛顿K街的智库,就是从不同角度、或者是某种程度上分为不同立场、不同方法论的智库。它们会就接近的议题或者同一个议题,提一个完全不同的政策主张,然后各自举办研讨会,为自己的主张辩护。所以我想,如果我们未来也可以有一些民生议题,比如说社保到底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社保的解决框架,可以做一个对外公开的招标,这样有助于让智库在PK中间成长出来。

     

        国外有一些智库是来自于社会捐助,有点类似基金会,由企业家或者家族进行资助。有一些是以遗产作为基础而形成的运作机制。也有一些智库是专门服务于某一个党派或者政策主张的个人或是一群人推动而建立的,有比较强的立场偏向。中国智库的基础是专业人士主导的研究集群,大家开始有某一方面共同的兴趣,或者对某一个类别有自己的专长才发展起来的,所以学者主导的智库比较多。所以,国外智库更像NGO的管理方式,而我们国家的智库更像一个规模不等的咨询公司的管理方式。我认为在咨询公司的管理方式也不错的,如果可以采用我建议的公开招标制采购这种方式的话,其实可以构造一个特别的公共政策咨询市场。这个其实在过去的科委软科学中有一点点的影子,但过去是针对特定主题资助的模式,这种模式太陈旧了,会形成利益集团,也就是最后的咨询成果之间缺少PK。智库本质上是向决策者提供咨询意见做参考,过去我们往往出现单一的内参模式,我认为这样的内参模式是特别容易出现偏向的,因为这些意见并没有受到另外角度甚至相反角度的观点进行对比考虑。理想的状态是,如果把以前的软科学机制变成一个公开招标形式,甚至最后的成果可以做公共辩论的话,会非常有助于让智库的工作成果更具有公共性,既有公共议题价值,也可以让公众参与者更加关注这个议题。如果进行多元招标并互相辩驳,会非常有助于决策者在进行政治决策时考虑更加周全,形成兼听则明的效应。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值得尝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