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王德禄

  • 固定链接 '硅谷的经济引擎:身处险境'

    硅谷的经济引擎:身处险境

    提交: 2010-09-28, 17:10:45 由 王德禄

          作为长期跟踪世界顶尖创新区域的一项重要工作,硅谷指数2010已经由长城所翻译完毕,即日出版。今年的硅谷指数的主题就是“危机”:“硅谷的经济引擎:身处险境”。

          硅谷和华尔街被视为美国经济东西两台发动机。09年2月份我去参加硅谷指数发布会的时候,硅谷人还能自豪自己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比较小,但是今年硅谷指数披露,硅谷地区的失业率已经达到了10%,高于美国平均水平。而更严重的是趋势:2009年年底,硅谷地区比上年减少了5.8%的就业岗位,大大高于美国平均3.8%的水平,2009年第四季度,硅谷的就业岗位数量缩水了6.4%,换句话说,每17个硅谷就业人员,就有一个在圣诞节前后丢掉了工作。与之相伴随的,是领取低保(食品券)、破产的人数比例大大增加。总之,“硅谷指数2010”可以称得上是“愁云惨淡万里凝”。

          硅谷人不是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危机了,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硅谷也曾经面临类似的境况并且在几年之内很快复苏,更何况这次危机硅谷只是受到大环境的拖累。因此硅谷人最关心的是:“当经济衰退的结束时…硅谷将会出现什么?我们是否会再度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成为全加州和全美国GDP的强劲发电机?我们仍会成为全球创新的中心么?”硅谷指数2010实际上就是围绕这个问题来寻找答案。

          硅谷指数一直将硅谷描绘为一个创新“栖息地”,本年指数上进一步描绘了形成这一“栖息地”的关键特征,即:全球链接能力;硅谷吸引人才的能力;持续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作用。在这次危机当中,这四个特征表现截然不同:

         硅谷与全球链接能力正在增强,其中与中国的联系日益重要。硅谷指数认为硅谷与其他创新地区保持全球联系对于本地的创新能力和利润至关重要。虽然受经济危机影响,硅谷在风险投资、观念和人才流动方面变得与全球经济越来越一体化。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硅谷风险资本投资的首选国外市场,09年总额达22亿美元,远远超过第二名的两倍。而中国也是2001年以来同硅谷合作专利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但是与硅谷专利合作、向硅谷进行风险投资最多的国家仍然是英国、德国、以色列、日本等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这也反映了中国,尤其是中关村等中国创新区域与硅谷的产业联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硅谷对全球高技术人才的依赖日益增加,但受到的威胁也同样日增。硅谷指数显示,硅谷25个集中程度最高的职业当中,大多数要求的是本科以上学历的理工科人才。而这主要依靠国外、区域外的人才流入来满足。但是美国本土理工科人才数量是呈下降趋势的,雪上加霜的是美国经济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形成的反差,进一步降低了美国对于高技术人才的吸引力。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本次危机加州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而最直接的后果是加州高等教育支出正在减弱,使得加州、硅谷本地的人才培养能力也严重下滑。各种坏消息堆积在一起,实际上对于硅谷的创新能力在本次金融危机当中收到的最大挑战。

         风险投资正在复苏并迈向新领域。风险投资可以说是硅谷持续创新能力的“晴雨表”和“催化剂”。受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硅谷2009年仅有一家公司上市(大陆留学生谢青所创办的Fortinet),IPO数量的下降使得风投也日趋谨慎,2009年缩水20%。但硅谷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受到根本上的削弱。这主要表现在三两个方面,首先从09年3季度,随着衰退的触底,风险投资也开始逐步回升,IPO活动也开始逐渐松动;其次,即便是在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硅谷地区仍然净增加了将近一万个企业,硅谷的创新热度受影响有限;第三,之前硅谷“下重注”的绿色产业受到影响不多,虽然该领域风险投资有所下降,但是却增加了14000多个就业岗位,为失业愁云笼罩的硅谷颇打了一针强心剂。

         硅谷开始重新认识和思考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作用。为了应对本次经济危机,美国政府出台了一些带有“凯恩斯主义”色彩的刺激政策,并且奥巴马政府在清洁技术领域也投下了“重注”,这本与硅谷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合拍。但令人尴尬的是硅谷从中受益寥寥。年初奥巴马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就清洁技术发表研究,只字未提硅谷。实际上,对于政府作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硅谷都是较为暧昧的。硅谷本身强大的创新能力,使其并不依靠联邦政府的扶持,不仅连续几年硅谷指数里面很少有和联邦政府相关的内容,硅谷本地的企业家、研究者极力撇清政府在硅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样联邦政府、国会对于硅谷也并不那么关心。但是绿色技术产业同以往的产业不同,需要政府发挥更多的引导作用,产业和政府的联系更加密切,硅谷也开始反思政府在硅谷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硅谷指数2010当中,来自政府甚至是国防方面的技术投入、政府采购、联邦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持和奖励都成为了硅谷指数关注的内容,这在近年来的硅谷指数当中的几乎是破天荒的。各项数字表明,硅谷获得的来自政府,尤其是联邦政府的支持几乎是少的可怜。为此,硅谷指数2010反复呼吁来自联邦政府的支持。

         在本次危机当中,硅谷的创新能力是否受到了影响,影响程度为何?这不仅是硅谷指数2010所关注的核心,也是全世界从事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的研究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硅谷指数2010通过大量的图标、统计数字和分析向我们提供了一副危机当中的硅谷全景,反映了硅谷对于自身发展的警醒和反思。正是这种务实的态度使得硅谷得以历经危机而不倒,始终保持全球最顶尖的创新活力。即便是在这次危机当中,硅谷的清洁技术产业发展势头仍然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硅谷的大企业,如苹果、Google仍然持续不断的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便仍然没有完全度过危机,硅谷的创新力量仍然令我们折服,硅谷的创新机制仍然值得我们效仿,硅谷的产业发展经验和教训仍然给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启迪。

    ——本文为《2010年硅股指数》中文版“所长前言”,题为《后危机时期说硅谷》


     

    我的相关日志:   2010-09-09 | 刘宇环:产业跨区域转移流动的组织者
    2010-07-22 | 区域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前提
    2010-07-12 | 为“瞪羚企业”喝彩
    2010-05-10 | 叶东:从硅谷风投到中国清洁经济布道者
    2010-04-30 | 硅谷与中关村:科学的经济功能
    2010-04-21 | 硅谷创新的秘诀:天使投资
    2010-04-06 | 来自硅谷的投资人:朱伟人
    2010-03-31 | 中关村与硅谷:从学习到多层次互动
    2010-03-16 | 2009:金融危机中的硅谷
    2010-03-10 | 跨区域创业:主动应对全球化
    2010-08-30 | 大宗商品与全球化
    2010-08-23 | 一个智库的成长故事
    2010-08-13 | 大国崛起需要丰富的区域创新作前提
    2010-08-11 | 参加许良英90寿辰生日派对
    2010-06-08 | 陈大同:从创业到高技术制造业产业组织
    2010-05-19 | 与创业者讨论商业模式
    2010-05-03 | 我所重视的高新区的五个指标
    2009-12-07 | 取消“保增长”才能制止“国进民退”
    2009-07-03 | 全球智库共同探讨世界未来
    2009-05-08 |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策略
    2010-08-09 | 改革开放后十大成功商业模式
    2010-05-17 | 关于商业模式
    2010-01-20 | 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是业态创新
    2010-01-08 | 国家高新区是新兴产业的摇篮
    2009-10-30 | 加强中关村创新网络建设
    2009-10-14 | 科幻——高科技产业的必由之路
    2009-10-03 | 自主创新之路
    2007-12-07 | 硅谷指数对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