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王德禄

  • 固定链接 '萨特米尔:中关村的发展出人意料'

    萨特米尔:中关村的发展出人意料

    提交: 2010-11-17, 18:11:39 由 王德禄

         2010年11月9日下午,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专家理查德·P·萨特米尔先生应邀来到长城所。萨特米尔先生要在中科院科技政策所做三个月的访问学者,通过他的学生曹聪我了解了他的行程并建立了联系。我们在一周前一起吃过一次饭,这次邀请他到所里主要是想讨论中关村和中国的科技政策。

         他到所里以后,市场总监张建宁首先向他介绍了长城所的基本情况,区域总监陈文丰介绍了区域咨询部业务及其高新区咨询的情况,王成刚经理介绍了科技咨询部业务及中关村情况,邵翔经理就跨国公司在华R&D研究做了简短说明。萨特米尔先生对我们介绍的情况非常感兴趣,并逐一与各业务板块负责人作了沟通,对长城所的发展做出了很高的评价。长城所得业务经理也向萨特米尔提出了一些理论问题。

         上次见到萨特米尔先生还要追溯到2006年,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我跟他就“创新”和“自主创新”的话题进行了探讨。在我们谈到中国自主创新战略时,他对自主创新这个词很不理解,他认为创新一定是自主的,在创新前面加一个“自主”着实多余。当时我就自己的理解向萨特米尔做了一些解释,我认为中国提出的自主创新是对多年引进、消化、模仿为主的创新模式的一次调整,自主创新意味着在创新方面从模仿创新走向主动创新。这种说法更多地表明政策走向。这种创新逻辑恰恰是中国特点和中国发展阶段所需要的,是从历史的角度对“创新”的认识。这次再谈到这个问题时,他对中国的“自主创新”也有了不同的认识,他认为我从历史角度对创新的解释是很正确的。

         萨特米尔先生是一个老资格的中国通,他1978年就曾经来过中国,到过中关村。他回忆说当年骑着自行车穿行在中关村大街上,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感觉特别美好。如今中关村早已改头换面,到处都是鳞次栉比的大厦和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1988年,也就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成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之后,萨特米尔先生曾写过一篇关于中关村未来发展的文章,文章对中关村未来发展进行了比较乐观的预测,当时他的观点遇到了很多的反对声音。但从现实发展来看,中关村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他的乐观预测,这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萨特米尔是中国科技政策专家,他在90年代出版过探讨中国科技政策的书——《科学与革命》。这本书由我的朋友刘戢锋翻译成中文,当我和他说到这件事时,他表示很高兴。我这次和他见面,又一次提到他曾经做的工作,就是他说中关村是世界上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当我问他这个问题时,他说我上次和他见面也问过这个问题。他现在仍然持这个观点。我和他说,他是这方面的权威,是否有专门的论文。他说没有。他愿意专门就这个问题和我们做更深入的探讨。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的智力密集区主要是在世界一流大学所在地。在去年英国发布的大学排名前10名中,美国有6个:哈佛、耶鲁、普林斯顿、MIT、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有3个:剑桥、牛津、帝国大学;亚洲有1个:日本京都大学。我说:我将把10个智力密集区做成表,他笑了笑,表示赞同。

         萨特米尔先生对中关村的发展非常关注,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科技咨询部经理王成刚首先介绍了中关村发展的情况和特征。2009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已经达到1.3万亿人民币,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0%左右。2009年中关村企业总数接近2万家,过亿元企业超过1250多家,每年新增企业3000家左右。目前,中关村上市企业已达150多家,仅2010年就新增上市企业35家,而硅谷在2008年、2009年的上市企业数分别只有2家和1家。中关村累计有1.2万留学生回国创业,创办企业达5000家。萨特米尔先生就留学生创业所涉及的产业很感兴趣,一连问了几个问题。他对我们花这么多时间研究中关村给予表示很认同,也对中关村的企业研发投入这一问题较感兴趣。我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关村成为全球创新最活跃和资本最青睐的地区。

         萨特米尔先生对中国高新区的发展也很感兴趣。陈文丰总监从长城所业务开展的角度简单介绍了国内相关高新区的发展情况。萨特米尔先生对我们与科技部的合作很感兴趣,他提出了我们如何与科技部下属研究机构竞争的问题。陈文丰总监阐述了创新思想活跃、机制比较灵活、服务态度好等三个长城所特征,所以科技部在遇到一些初次出现的问题或者难题时会找到我们。萨特米尔先生对中国科技经费的投入很感兴趣,我们认为目前企业R&D经费投入的比例越来越高,而政府的比例逐渐下降,同时地方政府的投入占政府投入的比重也越来越高。此外,中央投入的大部分都进入了高校院所和大型企业,真正进入中小企业的比较少。因为中小企业申请经费的程序比较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国家对经费使用的管理控制比较严,因此很多地区特别是富裕地区的企业不愿意申请国家经费。这几年做的比较好的要属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他们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成立之初是按照美国的模式来设计的。我们还谈到最近高新区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认为目前热点的问题当属“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学城”。目前,各个高新区都在认真思考区域发展的优劣势,寻找适合自身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各个高新区也很关注科学城的建设,很多地方政府花大价钱、下大功夫来引进中科院、知名大学等研发机构,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人才和技术等未来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外,中国的科学城建设也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每个科学城旁边都有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我们就科技园区发展和政府发挥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中国和美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拥有着不同的模式,美国硅谷等高科技园区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产物,是围绕斯坦福大学等知名学府逐渐形成的,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很少。而在中国,虽然中关村等高科技园区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但后期更多的高科技园区是政府推动形成的产物,政府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科技园区在全国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我们一致认为,中国高科技园区发展最为成功的经验是设立了园区管委会这一次级组织,由于更加贴近和了解产业,他们往往更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动力,而这是上一级政府不可能具备的。但是,硅谷等美国高科技园区由于缺乏管委会这一类组织,在持续的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如金融危机爆发后硅谷发展速度显著下降,这跟中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因此,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中国和美国需要相互学习对方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最后,我们还就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我们向萨特米尔先生简单介绍了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背景、现状、趋势,以及由长城所参与成立的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发展的相关情况。萨特米尔先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他认为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基本跟世界保持同步并在未来有可能占据领先地位,中关村也将成为中国物联网发展的源头和领先者。同时,他对长城所在推动中关村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表示十分赞同。


     

    我的相关日志:   2010-11-02 | 创建全球链接,打造世界光谷
    2010-10-30 | 与曹聪讨论中国科技政策
    2010-10-27 | 空中飞人:走出去建立全球链接
    2010-10-22 | 与台湾拓墣所探讨大陆与台湾的新兴产业合作
    2010-09-28 | 硅谷的经济引擎:身处险境
    2010-08-30 | 大宗商品与全球化
    2010-08-23 | 一个智库的成长故事
    2010-08-13 | 大国崛起需要丰富的区域创新作前提
    2010-08-11 | 参加许良英90寿辰生日派对
    2010-07-12 | 为“瞪羚企业”喝彩
    2010-04-19 | 中关村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最闪耀的名片
    2010-03-29 | 区域品牌建设要重视地名价值的提升
    2010-01-11 | 硅谷与中关村的互动
    2009-05-26 | 我对自主创新的理解
    2010-10-25 | 跨区域半导体产业组织者:陈立武
    2010-09-09 | 刘宇环:产业跨区域转移流动的组织者
    2010-07-22 | 区域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前提
    2010-05-10 | 叶东:从硅谷风投到中国清洁经济布道者
    2010-04-30 | 硅谷与中关村:科学的经济功能
    2010-04-21 | 硅谷创新的秘诀:天使投资
    2010-10-16 | 到广东对高新区培训
    2010-08-27 | 产业原创——世界一流园区的产业梦
    2010-08-25 | 科研院所改革向哪里去?
    2010-07-02 | 莫斯科随笔
    2010-05-03 | 我所重视的高新区的五个指标
    2010-04-08 | 关于专业园和工业小区的空间差异
    2010-01-29 | 朱敏:从创业者到产业组织者
    2010-01-08 | 国家高新区是新兴产业的摇篮
    2009-11-23 | 领先世界 中国高新区还要做几件事
    2009-11-21 | 让火炬照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