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王德禄

  • 固定链接 '从电商的相互倾轧看中国企业的做大做强'

    从电商的相互倾轧看中国企业的做大做强

    提交: 2012-02-16, 22:09:43 由 王德禄

         龙年伊始,国内几大著名的电商就开始交战。2012年不是世界末日,但注定是中国电商行业不平凡的一年。

        电商之战风起云涌

         2012年1月31日阿里巴巴旗下一淘网发布报告提到京东商城在10月初的价格涨幅超过了15%,高于当当、天猫与亚马逊。京东称 “完全凭空捏造的毁谤行为,毫无事实根据”。同时,质疑发布牵涉竞争对手的报告缺乏公正性。

    随后有微博爆料京东商城“四大霸王条款”欺压供货商,即要求最低价供货、保底返利,以及收取进场费、广告费。当当网声明,称对这种通过要挟供应商从而提高竞争对手售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表示强烈抗议和谴责。

         2月9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表了“京东商城情人节促销涉嫌欺诈”的文章,监测数据显示,京东多款商品在情人节促销活动中涉嫌先提价后打折。

         2月10日,媒体披露电商行业内的两家重量级企业当当网和国美网上商城,正筹划战略结盟,目标很可能就是主要竞争对手—京东商城。

         事实上,电商之间的激烈交锋由来已久,2011年,京东终止与支付宝的合作;当当网、京东屏蔽一淘的比价搜索;京东与国美网上商城家电产品及当当网图书产品的价格战;这些无不显示电商行业的竞争之残酷。

        要成长,但更需要“道义”

         对于电商之间的争斗,我个人并不十分关心,我更关注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如何更有“道义”。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电商在成长过程中都伴随着“鲜血淋漓”的竞争,但某些做法,我并不赞同。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一淘网发布报告中有较大篇幅的内容涉及京东商城,并且不乏一些主观性的词语,在我看来缺乏第三方的独立性。报告发布之后,各方对阿里巴巴凭借在电商行业中的领导地位“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的公正性表示质疑。同样的,京东商城凭借强势的地位对供货商制订极为苛刻的合作条件,并通过“要挟”当当网供应商的模式,维持自身的高价获取利润的做法,我也不赞同。

         而对于正当的商业竞争,尤其是讲“道义”的竞争,我是非常赞同的,我认为只有在相互竞争中才能实现企业及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有肯德基的地方,基本都有麦当劳,他们是竞争关系,我们并没有看到你死我活的“战争”。相反,他们在互相竞争中促进彼此的进步,同样共同培育了市场。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身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互相视对方为主要竞争对手,但是,两家企业却从来不搞恶性竞争,甚至连促销活动往往都有意错开。

         看到电商的争斗,不禁让我想起格兰仕与美的、海尔与海信、美菱与荣事达之间不惜代价、伤人伤己的恶性竞争。我由衷的希望我们的电商巨头们能够开展讲“道义”的竞争,不要到最后,电商行业成为谁都不赚钱的夕阳产业。

        要巨头,但更需要“瞪羚”

         在中国往往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当一个企业做大做强时,要政策给政策,要地给地,而处于发展初期的企业却无法得到相应的支持。我并不是否定大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我认为一旦某个大企业在区域中处于垄断地位,垄断的不仅仅是政府资源,而且可能对经济发展及创新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我认为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更需要“瞪羚企业”。这些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动力源泉,具有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的特征。几十年来的世界发展历程表明,发达国家40%-70%的工业经济增长是由高成长企业带来的。美国过去2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美所有新增就业机会的2/3和经济领域中超过2/3的技术创新都由这些企业创造。“瞪羚企业”的数量被硅谷作为评价创业活力和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但“瞪羚”这个企业群体生命力仍然脆弱,仍然面临许多风险,需要政府和社会关心、支持这类企业的发展。


     

    我的相关日志:   2011-10-20 | 淘宝事件的深度分析:价格、规则、垄断
    2010-05-21 | 朱厚泽和我们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