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王德禄

  • 固定链接 '培育“瞪羚企业”,打造宁波的区域个性'

    培育“瞪羚企业”,打造宁波的区域个性

    提交: 2012-05-28, 00:18:46 由 王德禄
         2012年5月15日下午,我在“宁波论坛”上做了题为《培育“瞪羚企业”,打造宁波的区域个性》的演讲,参加会议的有宁波市四大班子、委办局一把手和各区县一把手以及50家“瞪羚”企业的负责人共计260人。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培育“瞪羚企业”,打造宁波的区域个性》。可以说,为了准备今天的演讲,我总结了自己在宁波十几年的咨询经验,尤其是“瞪羚”企业咨询经验,以及和宁波的政府官员们沟通的情况,翻阅了很多“三思三创”的相关文件。我今天主要谈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创新”全球化与新经济;二是“创业”是新经济发展的动力;三是“创一流”的核心是“瞪羚”;四是培育“瞪羚”,打造宁波的区域个性。我在这是个题目的表述中嵌上了“创业、创新、创一流”。

     

    一、创新全球化与新经济

         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把外部环境的变化当作内部发展的主要动力。怎么认识外部环境,也成为怎么选择发展路径的关键。

         在外部诊断方面,我主要谈五个问题:一、全球经济步入创新全球化的新阶段;二、区域个性是在平坦世界中迅速崛起的诀窍;三、原创新兴产业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四、全球链接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五、宁波的新经济发展之路。

    (一)全球经济步入创新全球化的新阶段

         冷战后,全球化加速推进。这时制造业全球化是主要内容,伴随着制造业全球化,中国很快崛起了,宁波也很快崛起。当今世界,从大的方面来讲,在经历制造业全球化、服务业全球化之后,已经进入了创新全球化的阶段。这其中,宁波是在制造业全球化的过程中崛起的。目前,宁波人均GDP达到了一万美元以上。但是宁波不能拘泥于制造业全球化。制造业全球化和创新全球化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制造业全球化追求的是哪里最便宜就到哪里集聚;创新全球化则是哪里有新思想、新商业模式,新兴产业就在那里集群。

         宁波能不能适应创新全球化、走自主创新之路,能不能发展新经济,就摆在面前。因而如何应对创新全球化的趋势成为宁波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目前,宁波相当多的企业家、官员更注重制造业,不太注重创新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意、风险投资、商业模式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注意和逐步改变。

    (二)区域个性是在平坦世界中迅速崛起的诀窍

         早在2006年,《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中提出,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加速在全球流动和优化配置,尤其是由于信息化,导致了“平坦的世界”的出现。但《2007硅谷指数》随后提出,虽然全球竞争的场地是扁平的,各地区依然可由其自身的专业化和竞争优势的相对的强势和弱势而表现出来——在扁平世界上创造出“尖峰”。

         也就是说,全球化使得世界变成平了,世界大部分区域都是平坦的世界。但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个性突出的区域,就是世界的“尖锋”。而这种“尖峰”不是一个区域或一个国家内的“尖峰”,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尖峰”位置。以前,我们更看重宁波在长三角有位置,在浙江、在中国有位次。现在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在创新全球化的背景下。可以说,任何地区的崛起,都需要是世界意义上的“尖峰”。宁波的新材料产业在全国整体实力很强,应该选准一些重要领域,培育发展世界上没有的新产业,成为世界的“尖峰”。

    (三)原创新兴产业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

         改革开放的第一个三十年,中国以及宁波遵循的都是跟随式创新,正是凭着这种跟随式创新中国迅速融入世界,宁波迅速崛起。第二个三十年,我们提出了自主创新,需要的是原始创新,要做别人没做的事。这其中,不仅要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还要有适宜原创的区域文化,要敢为人先、容忍失败。

         在我个人看来,宁波在跟随性创新方面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沿,但在原始创新方面尚未做好充分准备。未来三十年,中国进入产业原创时代,将有可能诞生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原创性新兴产业,为新经济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

         而发展原创新兴产业,就要推进企业试错及产业试错,打造产业集群,创新体制机制。这其中,一个企业原始创新取得成功,就会产生一个“瞪羚”;如果一个区域围绕某一新兴产业展开试错,就会出现一批“瞪羚”。宁波不仅要促进企业试错、产业试错,还要争取打造一流的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上市公司。只要能够培育出原创新兴产业,就能打造出跻身世界500强的高技术大公司。

    (四)全球链接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成为“尖峰”,就必须是世界的,出现一流的新兴产业。这就要了解全球创新版图,以新兴产业为目标,加强与全球创新版图上的“尖峰”展开人脉链接,进而带动跨区域创业、天使投资、风险资本、技术转移等。

         《2010硅谷指数》中也曾提出来,硅谷的能力来自四方面:第一是全球链接的能力;第二是吸引人才的能力;第三是创新技术进步;第四是政府的支持。他们把“全球链接能力”放在首要位置,这一点值得中国的各个地区,尤其是有可能成为世界尖峰的地区学习。在我看来,宁波在全国范围内有两大优势,一是民营经济;二是全球链接能力。由于宁波是外向型经济,宁波的企业与世界有广泛的联系。关于这点,宁波应该进一步作出相关规定,加大全球链接能力。

    (五)宁波的新经济发展之路

         就人均GDP而言,宁波08年突破1万美元,11年过1.2万美元;但就三次产业结构而言,宁波2011年的结构比例为4:56:40,三产比重长期处于停滞。也就是说,自2008年始,宁波前脚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后脚仍处于工业化后期。在这个时候,需要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到底是传统产业升级为主?还是大力发展新经济为主?还是两条腿走路?在工业升级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但不应该就不做新经济。我认为,宁波需要在推进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新经济,以图实现区域经济腾飞。

         在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中,苏州、无锡、杭州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宁波,这种差别主要在于新经济和新兴产业的布局,苏州依靠产业资本、无锡依靠产业组织、杭州依靠新经济。

         这其中,苏州首先是拥有工业园、高新区及昆山三大一流的产业集群。目前,苏州的集群式发展很适合领导参观,而宁波的产业很不集聚。但是从某种意义上,宁波的经济要比苏州强。苏州依靠外资企业,宁波依靠本土企业。其次,苏州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不少资金,有着庞大的产业基金。

         无锡主要是产业组织能力强。他的530计划,就是国家“千人计划”的前身。一个创业者在无锡,能得到很大的支持,这些支持,有些是千万级的,也有上亿级。无锡用这种方法吸引了一批世界一流创业团队。再就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无锡在物联网并无基础,但包装得很好,总理都花时间去听,声势浩大。我们的新材料很强,但并没有包装,集群效应很不明显。

         杭州主要依靠新经济,将创业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了打造“创业天堂”的口号。目前,在美国、在硅谷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投资家是宁波人。但是宁波的领导们很少去和他们研究怎么回宁波发展,反而杭州花了很多精力去吸引创业高地的人才回杭州创业。杭州原来是个休闲之地,后来大力发展新经济,已经12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是省会城市之首。

         最近有个热闹的事,就是无锡的书记主政南京,不到一个月就出了“南京九条”,好多省市的官员都去南京学习。现在无锡、苏州、南京的有些政策是原创的,能不能出原创的、有力度的政策,是考验政府官员工作激情的重要方面。

         同时,我认为宁波有两大优势(民营企业活跃、全球链接能力突出)和三大劣势(产业集群薄弱、产业组织不强、新兴产业不突出)。尽管宁波民营经济发达,但不是不需要政府。时代不同了,政府要做的,既要给企业壮胆子、做大事,还要做产业规划、做政策突破。

         在我看来,创业板上市数代表了新经济的活跃程度。目前,同类城市在国内创业板企业数方面,深圳37家、杭州16家、苏州12家、宁波6家,厦门、青岛、南京、无锡、大连不太多。这说明宁波很超前,但与深圳、苏杭相比差别还比较大。

         新经济的发展从创业开始,这就是区域发展的动力。再就是高成长企业的打造,使他们高速成长、更突出,成为区域的亮点。这里边,要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应借助新兴产业塑造区域形象,政府传统产业项目可以光做不说,不宜过多宣传。我认为宁波需要实现从依赖大企业向依赖创业企业及“瞪羚”企业转变,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从工业经济向新经济转变。最终,从战略、政策、决策,向新经济方向转。

         顺便说一下深圳。在多年以前,我去深圳开会的时候,深圳正在筹办高技术产业周。深圳的市领导把我们几个专家叫过去交流,我们提出深圳必须结束“三来一补”的发展模式,走新经济发展之路。后来,深圳的力度也很大,比如大学园、科技园等等。腾讯及后来的上市公司等等全部都是高技术创业。十五年的时间,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此外,我认为宁波不仅需要在宁波发改委提出的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四大新兴产业领域(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意设计、节能环保、海洋高技术、生命健康和新装备)培育“瞪羚”,也要在在新材料的若干细分领域培育原创新兴产业。

         新材料产业领域有上千类别。磁性材料,宁波全世界最大,但不是原创。我的想法,要在新材料上认真下功夫,确定三个原创领域。高技术大公司必然诞生于新兴产业,只要出现了原创新兴产业,就能培育出千亿级高技术大公司。在硅谷,每五年就会出一个从创业到500强的企业。我认为,宁波市在宁波材料所、兵科院的布局上非常英明。可以加强对接,发挥其工研院的功能,培育宁波的原创新兴产业。

     

    二、创业是新经济发展的动力

         我这部分共讲四个内容:一、新经济的三大定律;二、创业者的主要类型;三、创业成功的关键是商业模式;四、商业模式“改变世界”。

    (一)新经济的三大定律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提出“创业、孵化、集群”是新经济发展的三大定律;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将“创意、创业、创新”归结为关于自主创新的“三创”;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宁波提出了“创业、创新、创一流”,我认为这是关于科学发展的“三创”。

         先看一下关于自主创新的“三创”。在“创意之道,创业之本,创新之源”的逻辑中,创意为什么重要?因为创意才能突出个性。全球化之下,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都需要有鲜明的个性才能吸引人们的眼光。要想更多产生新的创意,有一个办法就是召开头脑风暴会。为什么?就是通过头脑风暴打开脑壳,发挥想象力。创意是我们宁波人的弱点,因为我们太实在了。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充分学习头脑风暴。全世界用头脑风暴最多的是硅谷。每当遇到什么难题,都开头脑风暴会,这是硅谷成功的重要方法。

         如何理解“创业、创新、创一流”?我认为这是科学发展的“三创”,是宁波走向新经济的里程碑。为什么说是科学发展的“三创”呢?因为“创业、创新、创一流”之前,是“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创业是新经济的原始动力,创新是新经济的主要途径,它不但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商业模式创新、产业业态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创一流”可以做很不同的理解。从新经济的方面,区域的一流就是瞪羚,不但瞪羚要多,而且要跑得快,而且要有新兴产业,有原创的新兴产业。因而,“三创”代表了新经济的发展方向,用新经济的眼光规划布局,成为科学发展的新探索。

         “三创”的提出标志着宁波已经吹响了新经济的号角,只是目前工作体系还没有到位,应该把创业、瞪羚、创业投资三件事作为重点抓手。宁波的风险投资很弱,本地企业获得的风险投资全是外地的。前段时间,我在武汉发起了天使投资人俱乐部,去了100个投资人。这里边,持有十一个亿资金的就有几十人。宁波的大企业很多,但往往把投资放在上海。所以需要宁波市政府出台政策,让资金回流,流向本地的新兴企业。宁波市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只要做风险投资,宁波政府的资金就跟投,而且在企业上市时,主动原价退出。,同时参与跟投以及有条件退出等等。

         下面我再单独说说新经济的三大定律。第一定律,:创业是新经济发展的动力学。创业主要有三个类型,求生存创业、求发展创业、变革型创业。宁波是在求生存创业中发展起来的,现在求发展创业已经出现,但求变革型创业不足。下一步,宁波要吸引全国各地的甬商、全球一流的创业团队回到宁波创业。第二定律,:孵化是新经济发展的生物学。目前,中国有两个地方使全国为之震动:一个是武汉,另一个是青岛。武汉的市长要建1000万平米的孵化器,青岛的书记市长也提出要建1000万平米的孵化器。为什么孵化器这么重要?现在中国的孵化器是全球最多。孵化经济能不能做好,政府官员有很大的职责,我建议宁波市政府应该让鼓励各区县都有发展孵化器。孵化器的存在,能够预留空间给创业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吸引各地创业者来创业。第三定律,:集群是新经济发展的生态学。这方面正是宁波的弱项。集群不是产业的物理堆砌,而是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生态共存,形成共生共进的生态园。比如硅谷,自称是创业的“栖息地”。集群实际上是生态学的语言,具有适者生存、多业态联合等特点,它使得区域有了生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世界分工,又使得区域有了活力。这其中,不是要求政府不要管,而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美国的政府过去从不参与产业集群的事情,但现在也在变化,也开始做产业规划和政策。

    (二)创业者的主要类型

         我认为,创业者代际的变化,恰恰是中国改革开放深化推进的根本标志,把握了这个判断就把握了改革开放的核心。就宁波而言,有三代创业类型,民营企业创业、知识分子下海创业、留学生创业,这是时代的特点,但还远远不够。在新经济下要注重创业者的新趋势——系列创业者创业、跨区域创业者、拥有“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者。以下我简单介绍这三种新趋势新类型:

         系列创业者是指在把企业创办成功后,或者将企业卖出,或者聘请职业经理人继续经营企业,而自己去创办新的企业的创业者。这种创业者最早出现在硅谷,他们或者创业失败再创业,或者创业成功再创业。中国也已经出现这种“系列创业者”,他们通过创业者的专门化,提高创业成功率并降低行业试错成本;通过创业创业再创业,跨界整合资源并促进新兴业态的发展。时代变了,宁波要着力培养专门创业的创业者。

         跨区域创业者指频繁来往于两个以上地区,从事创业或创投的人。他们能够及时把握最新技术热点和趋势,了解最新商业模式和理念,与不同地区的各类创新资源建立链接;能够在“飞来飞去”的过程中,将不同地区的创新资源整合在一起。目前,有人称他们为“海鸥”创业。宁波未来,要鼓励培育一批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富二代成为跨区域创业者。在两个地方弄两个公司,这样商机会很大。

         再就是拥有“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者。硅谷能够不断诞生“改变世界”的大公司,能够不断诞生“改变世界”的原创新兴产业,拥有“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者是关键。这其中,原创的技术、原创的商业模式、自由的灵魂是产生“改变世界”梦想的关键。因为创业者的潜力是无限的。

    (三)创业成功的关键是商业模式

         今天在座的有一部分企业家,我就大概谈一下商业模式。首先是商业模式的四大特征:

         第一,眼睛向外。不是埋头苦干,不是老黄牛,也不是抬头看一下,而是像“瞪羚”一样往外看。这其中,联盟、外包、合作、资源整合是很重要的,最终达到用己所长、集采众长、互利共赢的目的。宁波的企业家、创业者容易向内、埋头拉车,这一点要改变。

         第二,长板论。短板论是传统经济的逻辑,在新经济时代,要规避短板,把其外包出去,把优势发挥出来。原因在于尽管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决定盛水的多少,但最长的木板往往决定其特色与优势,使其超越一般的游戏规则、独树一帜建立自己的王国。就像培养孩子一样,更多地要表扬其优点、发挥其优势。

         第三,发掘卖点。在农业经济中,主要是买与卖,体现为物物交换到货币;在工业时代,依托大规模制造,强调市场营销;在新经济时代,主要是将买卖嵌入生活(产)方式中。

         第四,创新无所不在,0-100%。创新可以是结构性的,也可以是单一环节的。每个企业在任何单一经营环节上的创新都可能演变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其次再简单谈一下商业模式创新及其实现的机理。对创业者而言,首先要做两件事:讲故事和商业计划书。整个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就是获得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的过程,说穿了就是“烧钱”。然后进入盈利阶段,逐步成长为“瞪羚”,然后IPO。当前,宁波人不愿意讲故事,也不愿意“烧钱”,而是遵循滚动式发展,这些问题都要逐步改变。

    (四)商业模式改变世界

         商业模式“改变世界”有三个特点:

         第一,商业模式创新引发产业价值链的迅速演变。最近二十年,是人类历史上产业价值链变化最快的时期。产业价值链的变化存在三大趋势:分解、融合、业态创新。这其中,引发价值链变化的商业模式就是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

         第二,最新的商业模式能够将买卖嵌入人们的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之中。如Facebook,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购物方式,2010年超越微软居世界品牌500强首位。

         第三,从政治家、科学家“改变世界”到企业家“改变世界”。全球化之后,政治家的影响越来越多受国家边界所限,科学家被专业领域所限;但由于全球化的深化,企业家通过独特的商业模式改变行业景框、设定新的游戏规则、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顾客需求进行价值创新,进而改变世界,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三、创一流的核心是瞪羚

         这部分我共讲三个内容:一、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瞪羚”企业;二、宁波是全国最适宜培育“瞪羚”的地区;三、宁波培育发展“瞪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瞪羚企业

         创业以后,关键问题在于能不能走出死亡谷。创业企业跨越死亡谷、进入快速成长期被称为“瞪羚”企业,也被称为高成长企业。在新经济条件下,“瞪羚企业”是“创新、创业、创一流”的主力军。这种“瞪羚”个头不大,但跑得快、跳得高,企业年增长速度可轻易超越一倍、十倍、百倍、千倍以上。具体而言,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特点。

         “瞪羚”企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瞪羚”企业不仅是“区域个性”的晴雨表,还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当前,新兴产业的兴起、高新区的发展水平、区域新经济的活力往往由瞪羚企业的多少决定。当大量瞪羚出现在产业价值链分解的某一环节,表明出现了细分产业模块;当某地区在同一领域及其相关产业出现大量瞪羚,说明新兴产业集群已经形成。

         在我看来,工业经济的核心是抓大企业、骨干企业,是静态的;新经济的核心是抓创业企业和瞪羚企业,是动态的。骨干企业增长率一般是10%左右,瞪羚企业往往是300-400%,底线是30%。抓“瞪羚”,助推企业高成长,是用新经济的眼光看问题,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

    (二)宁波是全国最适宜培育瞪羚的地区

         我认为,宁波是全国最适宜培育“瞪羚”的地区。全球有三大创业高地,一是硅谷,在于改变世界;二是中关村,在于改变中国、在于谋求发展;三是宁波,在于抓住商机。在创业方面,硅谷每年有15000家新创企业,中关村每年有3000家新创企业,宁波2011年是25400家新创企业。开始我听了很震惊。英国人创业不积极,但在欧洲算得上创业最多的国家;日本、韩国等创业的很少。现在很多欧美人羡慕中国创业多。当然,我们有很多低水平创业。

         这个数很重要,是宁波很大的亮点,可以进一步做工作。宁波要发展,就是要到全球创业高地去链接、吸引人才,而目前缺的是新兴产业的界定。前段时间,浙江省民营经济大会发布消息说,宁波的民营经济贡献了近80%的GDP、76%左右的税收、54%左右的出口,提供了87%左右的社会就业。所以,宁波的基础非常好,如果创业水平再提高,就可以打造全球创业高地。

         此外,我认为宁波培育发展“瞪羚”有四大优势:一是民营活跃。宁波民营经济发达,有利于商业模式创新;二是甬商文化。宁波人拥有高昂的创业热情、浓厚重商文化及务实、勤奋的特质。比如,在硅谷第一个创业成功的大陆人是宁波籍的朱敏;三是原始积累。宁波率先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完成了资本、市场、管理的积累;四是全球链接。宁波开放度高,宁波的企业都十分重视全球链接。

    (三)宁波培育发展瞪羚存在的主要问题

         同时,我认为宁波“瞪羚”发展存在三大劣势:一是滚动发展。宁波企业往往利用自身资金实力滚动发展,股权相对封闭,烧钱不足;二是创业低端。高水平创业者较少,跨区域创业者较少;三是缺乏天使。天使投资人缺乏,企业家创业经验没有传承。

         而宁波培育“瞪羚”亦存在三大劣势:一是人才短缺。高学历人才比例较低,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缺乏;二是科教薄弱。高校院所等创新源头少,创新网络不健全;三是集群凌乱。市级总体规划薄弱,缺乏新兴产业集群。

     

    四、培育瞪羚,打造宁波区域个性

         这部分我共讲七个内容:一、宁波“瞪羚”的标准及工作机制;二、举全市之力培育和发展“瞪羚”;三、加强对“瞪羚”的技术对接;四、加强对“瞪羚”的金融对接;五、加强对“瞪羚”的智力对接;六、按“一区多园”打造新兴产业集群;七、积极向社会推介“瞪羚”。

         第一,宁波“瞪羚”的标准及工作机制。在瞪羚标准方面,除了一般的指标体系之外,建议重点关注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否属新兴产业;第二,是否有全新的商业模式;第三,是否有天使或创业投资;第四,五年之内能否上市。在工作机制方面,一是设立委办局联席会,建立会商机制,联合认定市级“瞪羚”。这其中,要充分发挥第三方智库的决策支持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金融办、高新区等方面的作用,建立筛选机制,各委办局各自掌握发现、考察、筛选认定一批委办局“瞪羚”,并推荐市级“瞪羚”;三是充分发挥各县(市)区政府及其他园区管委会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推荐机制,及时关注“专特精新”企业,从中培育、发现、推荐“瞪羚”,并评定县(市)区级“瞪羚”。

         第二,举全市之力培育和发展“瞪羚”。倾全市之力培育“瞪羚”,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金融办、高新区以及教育局、组织部、财政局等集成政策资源,加大对瞪羚的支持。并将政策重心聚焦于企业关键价值环节,展开技术对接、金融对接和智力对接。重点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优化支持模式;集成科技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实施智力倍增计划,引导多边合作。下面我会具体谈一下三个方面的对接。

         第三,加强对“瞪羚”的技术对接。围绕“瞪羚”,从源头上加强产学研及技术转移。一方面,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引导新型产学研合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以直接资助的方式加大对“瞪羚”的支持力度及强度;实施由“瞪羚”牵头、高校院所联合申报并实施、产业界专家评审的“产学研合作伙伴计划”,从科技项目计划的源头上推动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探索资源配置新模式。鼓励高校院所开放科研条件设施、与瞪羚共建实验室或技术中心;支持高校院所通过技术许可、技术交易、技术合作、技术入股、衍生企业等,服务于新兴产业和“瞪羚”的发展。

         第四,加强对“瞪羚”的金融对接。围绕“瞪羚”,建立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体系。一是建立支持创业的天使投资体系。在孵化器之上搭建天使投资人联盟;鼓励宁波的企业家做天使投资人,充分发挥“宁波帮”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创业讲坛+创业沙龙+创业大赛+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人联盟”的人脉链接模式。二是建立支持瞪羚的风险投资体系。吸引风险投资机构在甬集聚;引导宁波的大企业在宁波做风险投资;建立完善风险投资补偿机制,引导风投聚焦于宁波的新兴产业;借助政府投资平台加强对风投所投企业的跟投、连投。三是建立支持瞪羚IPO的服务体系。不遗余力地向国内创业板、香港创业板、纳斯达克等资本市场推介和输出瞪羚企业;建立完善的“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报审一批、上市一批”的工作机制。

         第五,加强对“瞪羚”的智力对接。着眼新兴产业发展,在全球创新版图上,研究和梳理产业发展亟需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建立宁波产业关键人才信息库,并建立健全高端创业人才服务体系及政策体系。重点吸引、集聚一批具有“改变世界”梦想、能够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成熟商业模式,并带领宁波抢占国际产业价值链高端的领军人才来甬创新创业。这其中,要充分发挥高端智库在“瞪羚”成长中区域产业发展、企业发展以及企业家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帮助“瞪羚”企业将战略、商业模式、人力资源管理达到新的高度。

         第六,按“一区多园”打造新兴产业集群。按“一区多园”打造适宜“瞪羚”成长的生态专业园或创业栖息地,将高教园区、有关科研院所等有限的创新资源整合,纳入国家高新区,打造科技新城,充分发挥高新区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及高技术创业栖息地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区县设立承载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发展的专业园,构造“一区多园”的空间结构;将高新区及各专业园打造为培育发展“瞪羚”企业的平台和舞台。这其中,在专业园里要重点做针对创业企业的孵化器、针对“瞪羚”的加速器。对创业企业、“瞪羚”的爆炸式增长有预留土地。孵化器、加速器是专业园里的核心,各区县在建专业园的时候,可以把各类资源向里边放。只有“一区多园”才能更好地培育“瞪羚”。

         第七,积极向社会推介“瞪羚”。最后我建议宁波借助名单发布向社会各界推介“瞪羚”。我也衷心希望到2015年,宁波拥有100家市级“瞪羚”企业, 300家委办局级“瞪羚”企业,拥有500家县(市)区级“瞪羚”企业,每年新增50家过亿元企业,每年培养15家新上市公司。在新材料细分领域培育出原创新兴产业,不仅成为全球性的创业高地,还成为“平坦世界”的“尖峰”。


     

    我的相关日志:   2011-12-26 | 以创业升级带动孵化器升级
    2011-12-12 | 怎样看待《中国人来了》
    2011-10-15 | 中国创业进入新的阶段
    2011-10-02 | 自主创新重在文化
    2011-09-22 | 新经济,新徽商
    2011-08-08 | 自主创新:高新区战略提升
    2011-07-13 | 新时期,晋商如何续写传奇
    2011-06-17 | 宁波为何缺少高成长企业集群
    2011-06-13 | 晋商如何再创业
    2011-04-18 | 大学科技园该怎么办?
    2012-05-18 | 余姚黄鱼面
    2012-03-01 | 我2012年2月发的微博
    2012-01-18 | 我2011年12月发的微博
    2011-12-30 | 做市商制度是深化市场经济的一种制度安排
    2011-12-22 | 在宁波“大宗商品试点班”的讲课
    2011-08-05 | 关于宁波发展大宗商品的思考和建议
    2011-08-03 | 我2011年7月发的微博
    2011-07-29 | 《关于宁波发展大宗商品的思考和建议》主题演讲PPT
    2011-06-29 | 在上海吃鼎泰丰小笼包
    2012-05-21 | 头脑风暴:企业愿景开发工具
    2012-03-30 | 对拜登“中美创新论”的反思
    2011-12-09 | 强调创新,就要抓创新服务业
    2011-11-23 | 让东方思辨揭开创新之谜
    2011-11-21 | 战略咨询项目管理的艺术
    2011-11-07 | 腾讯,不要做创新的“杀手”
    2011-10-18 | 乔布斯的遗产是“改变世界”的梦想
    2011-04-05 | 中国应发展原创型新兴产业
    2011-03-21 | 要把物联网发展成原创性新兴产业
    2010-11-09 | 与曹聪讨论美国科技政策
    2010-11-02 | 创建全球链接,打造世界光谷
    2010-10-22 | 与台湾拓墣所探讨大陆与台湾的新兴产业合作
    2008-11-14 | 海狸
    2010-08-27 | 产业原创——世界一流园区的产业梦
    2010-07-30 | 产业原创——世界一流园区的产业梦
    2010-07-28 | 新兴产业是世界一流园区的根本标志
    2011-03-24 | 高新区:新产业新空间
    2009-01-28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一万个朋友
    2007-05-06 | 创意 创业 创新——新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和个人成长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