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王德禄

  • 固定链接 '“科学视角主义”是新经济的新视角'

    “科学视角主义”是新经济的新视角

    提交: 2012-06-28, 23:12:31 由 王德禄
         我90年代下海以来,赶上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从工业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变。明年,我创办长城所就有二十年了,我想对长城所二十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在这个总结中,核心是咨询方法论的总结。近来我对咨询方法论有很大兴趣,不知是否能总结出更多的新意。

          我是研究自然科学和哲学出身,别人下海,尤其做咨询,靠的是经济学的功夫,我觉得我是靠物理学的直指本原和科学哲学的方法论。下海以后,我经常提起的科学哲学家有波普尔,库恩和费耶阿本德。

         我用波普尔的思想更多地用于新经济,重点用于创业。我认为,创业就是一种试错,新经济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创业提到了新的高度,人类的社会经济过程有了更多的试错。不但企业有了更多成功的可能性,而且新的产业也出现了更多的群体性企业试错。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需要的是向欧美发达市场经济体学习,而从工业经济向新经济转型往往需要做更多原创的探索,这种转型更多地体现了一种范式的转变。范式转变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核心,我在探索咨询方法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这种范式的转变。下海二十年来我一直在做这个探索,长城所在这上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下一步就是要把关于新经济的咨询方法论范式做更多的总结和规范。

         自主创新是中国走向后工业社会时代的新提法,我认为这一提法是符合新经济的。如何实现自主创新?这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很难有一个简单的回答。但有一点我是确定的,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特别利于自主创新,它能够帮助我们彻底打开思路,冲破藩篱,产生创新的火花。

         为了能更好地进行方法论的总结,吸收更多新的理论,5月24日下午,我邀请了范岱年先生、王巍教授和杨德才博士到所,共同讨论咨询方法论的研究事宜。会上,王巍教授和范岱年先生提到了视角主义,让我兴趣大增。我觉得视角主义这个提法和我对科学哲学方法论的理解有很多一致的地方。恰巧陪王巍教授前来的吴松峰(他是王巍的学生)的毕业论文涉及视角主义,我便安排他做一个关于视角主义的报告。6月1日上午,已经成为长城所实习生的他做了题为“科学视角主义的内涵”的报告,内容大概如下:

         视角主义先后经过了莱布尼兹、康德、尼采、杜威、费耶阿本德和吉尔的发展。报告集中阐述了杜威、费耶阿本德和吉尔的视角主义思想。他们都是在科学的范畴内谈论视角主义,吉尔更是明确地提出了科学视角主义(Scientific Perspectivism, 2006)。

         吉尔科学视角主义的核心是:科学活动中的观察、理论化过程是视角性的,科学知识同样也是视角性的。视角主义介于客观实在论和建构主义之间,程度上靠近客观实在论。视角主义从客观实在论中吸取了“面向世界”(world-oriented)这一要素,吸收了从相对主义中衍生出的主观性这一元素。这样一种复合体思想既避免了相对主义的不可通约性,又避免了客观实在论的绝对标准性。吉尔同时指出,视角主义较之其余二者更符合实际的科学实践。

         费耶阿本德思想当中渗透的多元主义的元素以及他对绘画、科学实验的具体探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视角主义的思想。杜威的“科学实用主义”(Scientific Pragmatism)同样渗透了视角主义的思想。

         客观实在论、建构主义、视角主义的比较基本上可以对应于以下短语:绝对的绝对、绝对的相对、相对的绝对。

         他的报告大致比较清楚,特别是最后三个短语式的总结——绝对的绝对、绝对的相对和相对的绝对很生动地表征了视角主义的特质,我认为他很好地把握了视角主义的内涵。当然,我对报告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具有视角主义思想的主要哲学家应该还有波普尔。波普尔是证伪主义的代表者,证伪主义中一个很关键的要素是“不断试错”——强调不断更换视角以提出新的假说,随后备以证伪。

         第二,我提出,当代视角主义思想的根源是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象性。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开创者。而量子力学对人类的贡献就在于它推动了科学的历史进程,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突破了人们传统的哲学观念,并引发了原子能、激光和计算机的诞生。而正是计算机等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铸就了当代新经济的腾飞。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玻尔的量子力学,就不会有当今经济的繁荣局面。

         量子力学的精髓是波粒二象性,波动性和粒子性在经验上让人认为是相互矛盾的,将其集于同一物体上似乎显得不可思议。玻尔开创性地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哲学观念——互补原理,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深受传统哲学观念影响的人很难明白这一原理,因为它完全颠覆了人们的日常观念。

         对互补原理可以这样来理解,互补的双方是不同的视角,波动性视角和粒子性视角下显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两个视角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所以我认为,玻尔互补原理不只很好地印证了视角主义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量子力学、互补原理是催生现代视角主义的科学源泉。在这样一种意义上,无论是波普尔、费耶阿本德还是吉尔,他们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享受了由量子力学带来的这场变革。

         视角主义是一个很具有开放性的哲学思想。一直以来在视角主义的研究上还未形成系统的认识成果,大概只有吉尔在2006年提出的科学视角主义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版本。

         回过头来,我再次反思关于新经济的一些体会。我一直在讲创业、孵化和集群,它们构建了新经济的三定律:创业是新经济的动力学,孵化是新经济的生物学,集群是新经济的生态学。从“创业—动力学”到“孵化—生物学”再到“集群—生态学”,我不断地从不同的维度来透视新经济,相继维度间还有逐步深化的趋势,从而让我对新经济的认识趋于全面,也趋于深刻。随着我对视角主义的探索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开始发现很多像新经济三定律这样对新经济的深刻认识都是源于我对视角主义的经验性理解。现在我认为视角主义是研究新经济的一个新视角:

         视角主义能够很好地解释新经济的种种现象、特征和规律。比如,新经济三定律可以由视角主义来说明。“创业—动力学”、“孵化—生物学”和“集群—生态学”分别是我们透视新经济的视角。其中,创业—动力学视角内部是一种“单一视角”形态,孵化—生物学视角内部是一种“有限视角”形态,而集群—生态学视角内部是一种“无限视角”形态。可见,视角也是分维度和层级的。在创业、孵化和集群这一脉络中,视角的数目在跳跃性增加,特别在集群阶段,信息异常纷繁,情况十分复杂,绝不能单一化、绝对化地看待问题,必须以“多视角”处理各种问题。

         视角主义能够紧跟新经济强烈的动态性节奏。在工业经济中区域经济的重心是骨干企业,骨干企业是用静态的眼光看待产业组织的一个视角。而在新经济中,我们应该关注瞪羚企业。因为瞪羚企业是区域的增长源泉,这个时候看待瞪羚企业重点要看成长性,成长性本身是两维的,包含规模和时间的视角,也要看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这两个视角。这样一来,瞪羚企业至少是四个视角竞争的结果。新经济越是向前发展,我们越需要透过多个视角去察看。

         视角主义能够解释长城所二十年咨询方法的有效性。我们用到的波普尔、库恩和费耶阿本德的思想中本身就渗透了视角主义的理念。长城所在特定的阶段运用特定的哲学思想,同样体现出一种视角主义的观念。长城所关于80/20/4,关于长板理论,关于0-100%创新等方法在企业咨询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种方法论的重要性对于长城所来说在于其是否能够大量用于咨询实践。如果从视角主义来看,还会有大量视角等待人们去发掘。

         最后,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带来了新经济,蓬勃发展的新经济使得企业的动态性显著增强,企业不断地出现层层不穷的各式问题,面对新经济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以越来越多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灵活性在此显得尤为重要,灵活性就是快速变换看待问题的视角。长城所现在致力于开发透视新经济的新视角,而科学视角主义就可以作为这样一个新视角。它无论对于新经济,还是自主创新,抑或咨询业本身,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我的相关日志:   2011-08-13 | 口述史:中美历史方法论之异同
    2011-01-24 | 大陆最应该学习台湾的是产业研究
    2010-08-11 | 参加许良英90寿辰生日派对
    2009-08-17 | 思考中国百年科学史
    2012-05-28 | 培育“瞪羚企业”,打造宁波的区域个性
    2011-03-24 | 高新区:新产业新空间
    2009-01-28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一万个朋友
    2007-05-06 | 创意 创业 创新——新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和个人成长通道
    2011-12-26 | 以创业升级带动孵化器升级
    2011-12-12 | 怎样看待《中国人来了》
    2011-10-15 | 中国创业进入新的阶段
    2011-10-02 | 自主创新重在文化
    2011-09-22 | 新经济,新徽商
    2011-08-08 | 自主创新:高新区战略提升
    2011-07-13 | 新时期,晋商如何续写传奇
    2011-06-17 | 宁波为何缺少高成长企业集群
    2011-06-13 | 晋商如何再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