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王德禄

  • 固定链接 '新经济与创业哲学'

    新经济与创业哲学

    提交: 2012-09-12, 00:46:10 由 王德禄

    ——在宁波的《创业视角下的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演讲之一

         2012年8月24日,我应邀参加了由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举办的“宁波专家型企业家创业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的开班仪式。并作为开班的首讲,做了题为《创业视角下的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的专题培训。在近三个小时的培训过程中,主要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新经济与创业;二是企业战略;三是商业模式。

         我关于第一部分新经济与创业哲学讲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制造业全球化到创新全球化;二是创业类型及创业者新趋势;三是创业的哲学及其误区;四是瞪羚企业与新经济;五是中国新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从制造业全球化到创新全球化

         现在的时代不同于以往,做成什么事情不是光看内部,而是首先要看世界。在过去制造业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抓住了制造业全球化的契机,成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而宁波也是充分受益的地区之一。制造业全球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梯度转移”,主要体现在一些制造业环节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从而降低成本。可以说,以往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围绕着制造业全球化展开投资或产业布局。而制造业全球化的过程正好与中国改革开放相吻合,中国抓住了制造业全球化的机遇,实现了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崛起。

         但在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已进入了创新全球化的时代。制造业全球化以梯度转移为理论依据,而在创新全球化过程中,核心是高端辐射。创新全球化有两个动力,一个是创业,一个是创新。这其中,各类资源要素不再是因为价格便宜,而是哪里有新的思想、新的商业模式,便向哪里集聚。创新全球化的核心是原创技术、全新商业模式等,它们在哪里体现?就在创业中体现。

         创新全球化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虽然说进入创新全球化以来,中国在制造业全球化的价格优势不再,但中国的一种新的优势就是创业活跃。以往,硅谷被认为是全球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但实际上每年硅谷新创企业是15000家,而我们宁波的这个数据就高达25000家。由此可见,中国创业的氛围是非常活跃的。尽管有很多低端创业,但创业是一种动力,而我们的这种发展动力远远大于欧美和日韩。在创新全球化时代,我们的劣势是什么?这个劣势就是缺乏思想自由,这是中国致命的缺憾,不仅受几十年的体制机制约束,还受几千年的思想文化影响。目前很多人将孩子送到国外读书,而国外的环境最容易让人打开脑壳。因为一个人的环境、视野决定他想什么。在创新全球化时代,这种自由的思想就越来越重要。工业经济需要“螺丝钉”,新经济需要的则是原创的思想。不同的时代,资源配置方式不一样。以往的斯大林模式、毛泽东模式在工业时代还有一定市场,但用来搞新经济绝对没有出路。因为新经济最需要的,就是人的创造性。

         总之,中国因抓住了制造业全球化的契机而崛起;现在到了创新全球化阶段,中国要以创业来参与创新全球化。在创业的过程中,中国人要进一步打思想的束缚,让思想更自由,参与到改变世界的伟大进程。

    (二)创业类型及创业者新趋势

         我认为创业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求生存创业、求发展创业、求变革创业。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代创业是为了求生存,主要是自己没有钱、必须下海养活自己,包括浙江的鲁冠球等等。第二代创业者是为了求发展,很多是留学生创业,比如张朝阳、李彦宏等,都是求发展的创业。最新的创业,也就是第三代的创业者是寻求变革的创业,或者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对世界某一个方面不满意,很较真地用新方式去做。这种创业的成功率低,但一旦创业成功,就是改变世界的。目前这种类型的创业开始出现,如国家“千人计划”的一些创业人才,我们宁波也有一些相关案例。

         这其中,宁波的创业者或企业家有个不好的传统,就是“闷声发大财”。这种观念在工业经济时代还可以行得通,但在创新全球化时代是不可行的。因为这种方式会错过或淹没很多机会。现在,你要想快速成功就要向投资者讲故事、与更多的人接触,积极整合资源而非单枪匹马地埋头苦干。以往宁波很多企业都不愿意上市,挣钱很多却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但随着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深度分解及融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这种商业机会还很多,后三十年这种机会就越来越少。

    现在我讲讲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三大新趋势:

         第一个是系列创业者。系列创业者在把企业创办到一定程度之后,或者将企业卖出,或者聘请职业经理人继续经营企业而自己去创办新的企业。比如硅谷橡子园的朱伟人、臧大化、王大成、龚行宪等8位合伙人,他们先后在硅谷、中关村、台湾等地多次创业成功,成功后将企业卖出或交予其他人管理。系列创业者的创业企业更容易获取天使投资,因为他们有很充分的创业经验。中关村也呈现了这样的趋势,比如点击的王志东、小米的雷军等。但就整体而言,系列创业者在中关村以及其它地区还远未像硅谷那般成熟。系列创业者具有非常丰富的创业经历,对新的创业机会的把握和对社会的理解甚至远远高于大型公司的CEO。在我看来,四五十岁的人比较适合做系列创业者,而六七十岁的人却更适合做天使投资。

         第二个是跨区域创业。跨区域创业者指频繁来往于两个以上地区,从事创业或投资的人。跨区域创业者为什么越来越重要?因为他们能够及时把握最新技术热点和趋势,拥有多地区的经验,了解最新商业模式和理念,他们感知世界的能力更强。我们国家的“千人计划”应该更多地引进这些跨区域创业者。

         第三个是拥有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者。越是全球化,就越需要改变世界的创业者来开拓人类的新疆域。以前,改变世界的是政治家,后来是科学家,但是二者越来越受到国际边界、学科边界的限制,不能系统综合地利用全球资源。究竟谁能改变世界?是创业者,他们能够用全人类的知识,改变人类的生存生活方式。硅谷为什么这么热?就在于一批具有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者的存在。

    (三)创业的哲学及其误区

         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哲学家波普尔提出其证伪主义的精髓,即“假说—证伪法”。在波普尔看来,科学不是证明什么是真理,找出错误才是科学的根本,其本质则是试错。我认为,创业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在创业过程中,大部分技术路线要失败,然后创业失败了。实际上,失败了很正常,只有极少数创业者的技术路线正确,然后取得成功。在硅谷、中关村等创新高地,大家都认为创业失败是件光荣的事。然而在大的范围内,当前社会各界对创业的认识还有一些误区:

         第一,中国人过于灵活、过于聪明,中国的创业者往往要去尝试很多不相干的技术路线。既然创业是一种试错,创业就应尝试一种技术路线,如果失败了还继续干。实际上,这正是创业大忌。创业就是要专攻一件事,学会理性地接受失败。

         第二,中国有很多天使投资人或媒体对创业缺乏认识。比如,李开复曾高调地宣称创新工场的孵化成功率80%。这不仅是一种近似炒作的说法,还违反了创业试错的基本原则。实际上,创业成功率最多不超过20%。

         第三,我国孵化器很多,但它们的责任不应是延长在孵企业的创业时间,也不是延长技术路线失败的寿命,而是让更多的企业进入孵化器,发现好的创业者,发现之后给予跟踪支持。如果应该跌入死亡谷的企业不“死”,那么伟大的创业者就难以陆续地筛选出来。

         第四,地方政府难以建立“创业失败是光荣”的文化。前段时间,在宁波论坛上,我就讲硅谷创业企业1.5万多家,宁波每年创办两万五千多家企业。这其中,跌入死亡谷的企业一定会很多,在新经济时代,更重要的是培育创业失败是一种光荣的理念。

         第五,小微企业与高技术企业或科技企业具有不同的含义,对其也有不同的要求。小微企业是为了生存,要想方设法求得生存;科技创业有更多的使命感,他们在探索人类新的生存生活方式,要善于接受失败。工业时代,企业的序列是小微企业、中小企业、骨干企业(或龙头企业)、大企业。而高新区不存在小微企业,企业的序列则是创业企业、瞪羚企业、跨国公司或高技术大公司。

         目前,宁波力求通过打造天使之城、培育高成长企业、推进高新区“一区多园”等加紧从创业源头、产业管理方式以及产业布局上向新经济方向转型。新经济转型意味着什么?在工业经济时代,石油化工等产业是可以计划的;但在新经济时代,是难以计划出来的。这两种经济,前者不是试错的过程,但后者是群体试错的结果,是靠创业和试错来实现的。总之,创业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新经济的发展依赖源源不断的创业者。

    (四)瞪羚企业与新经济

         目前,中国工业经济加紧向新经济方向转型。这其中,以重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宁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新经济中谁代表增长?是骨干企业、大企业或龙头企业吗?不是,而是“瞪羚企业”,也就是宁波市提出的高成长企业。

         什么是“瞪羚企业”,这需要从创业说起。创业就是试错,试错就面对一个死亡谷。企业能够从死亡谷跳出来就是“瞪羚”。“瞪羚企业”发展的速度很快,以空间需求为例,开始是一间房,再就是一层楼、一座楼、几座楼,再就是一片楼。“瞪羚企业”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等特点,是新经济最大的标志。它们主要通过技术路线、商业模式、细分市场领域等方面的创新,一旦跨越死亡谷,就会飞快、成倍地增长。

    (五)中国新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再就是结合中国新经济发展的优点及缺点,谈一下中国新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从发展动力来看,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瞪羚企业数、上市企业数高于美国。目前,一个高新区是否成功,主要就看上市企业数量。2008年-2011年,中关村IPO数量连续四年超过硅谷;而中国近四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本土企业的数量。但从发展成效来看,中国的大企业或高技术大公司数量却远远落后于美国。目前,硅谷每五年能出一家改变世界的企业,如苹果、英特尔、脸谱和谷歌等。

         为什么中国缺乏高技术大公司?因为中国创业缺乏原创、中国社会缺乏自由思想、中国创业者缺乏远大梦想。比如说,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有吸毒的经历,这类人要是在中国创业,不但难以获得支持,甚至难以争得立锥之地。而正是他的经历,才有更多的体验和思考,才有更多的体悟和灵感,才能对商业创意、商业机会有独到的理解和把握。所以说,第三代创业者的使命艰巨,不仅要有自由的思想,还要有远大的抱负。


     

    我的相关日志:   2010-11-02 | 创建全球链接,打造世界光谷
    2010-10-30 | 与曹聪讨论中国科技政策
    2010-10-27 | 空中飞人:走出去建立全球链接
    2010-10-22 | 与台湾拓墣所探讨大陆与台湾的新兴产业合作
    2010-09-28 | 硅谷的经济引擎:身处险境
    2010-08-30 | 大宗商品与全球化
    2010-08-23 | 一个智库的成长故事
    2010-08-13 | 大国崛起需要丰富的区域创新作前提
    2010-08-11 | 参加许良英90寿辰生日派对
    2010-07-12 | 为“瞪羚企业”喝彩
    2012-08-16 | 创业是一个试错过程
    2012-08-07 | 天使投资元年话“天使”
    2012-07-27 | 新兴产业,原创之道
    2012-06-28 | “科学视角主义”是新经济的新视角
    2012-05-28 | 培育“瞪羚企业”,打造宁波的区域个性
    2011-12-26 | 以创业升级带动孵化器升级
    2011-12-12 | 怎样看待《中国人来了》
    2011-10-15 | 中国创业进入新的阶段
    2011-10-02 | 自主创新重在文化
    2011-09-22 | 新经济,新徽商
    2012-07-25 | 全球化与国际技术转移
    2011-11-30 | 职业选择,走好人生第二步
    2011-08-15 | 迎接创新全球化的新时代
    2011-04-22 | 跨国技术转移与发展方式转变
    2010-05-07 | 中国人的灵活性是中国崛起的重要原因
    2010-01-18 | 全球化改变了价格规律
    2009-05-04 | 猪流感疫情爆发为全球化治理敲响警钟
    2009-01-28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一万个朋友
    2008-09-05 | 要学会在虚拟经济中赚钱
    2012-09-10 | 加强研发组织创新,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2012-08-22 | 反垄断与民营企业发展
    2012-05-21 | 头脑风暴:企业愿景开发工具
    2012-03-30 | 对拜登“中美创新论”的反思
    2012-01-18 | 我2011年12月发的微博
    2011-12-09 | 强调创新,就要抓创新服务业
    2011-11-23 | 让东方思辨揭开创新之谜
    2012-08-24 | 自由、原创才能打造“中国梦”
    2011-08-08 | 自主创新:高新区战略提升
    2010-07-22 | 区域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前提
    2010-03-26 | 从创业者到企业家的跨越式转变
    2010-03-08 | 硅谷归来话产权
    2009-07-31 | 创业板就是高风险,要谨慎入市
    2009-06-25 | 新的创业者仍然商机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