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王德禄

  • 固定链接 '王阳明的现代意义'

    王阳明的现代意义

    提交: 2013-08-20, 01:03:18 由 王德禄
         7月30号,我的大学好友,中国哲学史专家朱晓鹏教授来京。刘志光、王素莉、朱晓鹏和我四人,像在大学时一样花了两个小时讨论我们感兴趣的话题,这次我们讨论的是王阳明的现代意义。我和朱晓鹏已经二十多年未见面了,最近我对王阳明有点着迷,而朱晓鹏是浙江有名的王阳明研究学者,出过关于王阳明的研究专著。刘志光趁他在北方开会的机会专门安排了此次见面,在这次见面中我谈了自己对王阳明现代意义的看法,朱晓鹏讲了他对王阳明的一些理解,刘志光、王素莉也分别谈了他们的想法。 一、我对王阳明现代意义的理解

        王德禄:我认为王阳明的现代意义就在于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启示,他的“心学”对当下的创业者和企业家最有意义。中国当前正在建设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而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家精神中,核心又是敢于冒险,勇于创新。而这种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正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所以我常常说只有企业家才能把“心”做大,学习王阳明,首先是要心大。

         王阳明成才的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想要“成圣”,即怎么能够成为圣人。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当时人们追求成圣就是现在人们追求改变世界。企业家去改变世界,这就是有“心”的企业家要做的事情。至于怎么改变世界,是要从兴趣,从思想出发。所以现在硅谷的创业者都怀揣一个梦想,那就是改变世界。他们有改变世界的思想、想法,这就是“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天使投资,才能实践伟大的想法,成就伟大的公司。

         在王阳明的思想中有两个路径,一是“格物致知”,二是“知行合一”。如果说“格物致知”是王阳明那个时代的思想产物,那么“知行合一”就是王阳明思想的创造。

         先说“格物致知”,当时王阳明格竹子格了七天以致晕倒,只可惜那时中国没有出现科学技术,王阳明格竹子仍然是在理念上格,没有走出传统中国文化的禁锢。近代以来,人们将物理学称之为格物学,实际上正是由于科学的兴起,真正的格物才有可能实现。现在科学技术变成了第一生产力,“格物致知”也应该成为商业模式创新。

         另外一个就是“知行合一”,王阳明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一念发动之处便是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强调知识的创造过程和知识的应用过程是一致的。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工业经济时代把知识创造的过程理解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发展三步。这三步在王阳明看来就是“知先行后”,是不对的。当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硅谷也呈现出了“知行合一”的最新趋势,即基础研究越来越和应用研究,和终端产品一体化了。硅谷很多创业者都是从基础研究出发,并且把基础应用和概念验证不分家,有了新想法马上试试看行不行。伟大的创业者和怀揣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者往往想法非常独特,研究也相当基础,应用更是出人意料。现在这种创业者在中关村也越来越多,这种创业者体现出来更好的知行合一的新趋势。

         “心”大能够改变世界,创业者的核心就是改变世界。这其中又需要用到两种方法,一是“格物致知”,也就是商业模式创新,二是“知行合一”,也就是原创,不是从基础到应用到产品的线性过程,而是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想法应用到实践中。

    二.王阳明的创新精神

        朱晓鹏:我说一下我自己的感想。你为什么会对王阳明有兴趣?你最感兴趣的是他的创新精神,以及这个精神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启示意义。这个角度我赞成。在我看来王阳明是最有创新精神的,也是最有独立人格的。道家的东西我做了十几年的研究,后来与社科院一起做了一项关于王阳明的课题,最后写了一本书。我是这样开始研究王阳明的,并且我本身就对他有兴趣。王阳明对中国思想史、特别是浙江的思想史意义很重大,他很多东西深受道家的影响,融合了很多道家的思想。学术界对于这一点很认同,但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所以我现在致力于研究这个领域。

         我觉得他身上儒、释、道三个结合的比较好,在很多知识分子身上也有体现,但我觉得王阳明最突出。从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讲,他也很突出。

        王德禄:如果王阳明没有到江西,那可能就没有这么突出。江西当时就是蛮荒之地,因为这个蛮荒之地,让他脱离了儒家的约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这点在现在来看就是全球链接,想做一个伟大的人一定要到处走,全球链接使得他有了更加独立的思考。我想,他如果在浙江,或者山东,那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成就了。正是因为王阳明到了龙场,真正走出来了,才会这么突出。这一步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的。

    三、王阳明的独立人格

        王德禄:我看晓鹏关于王阳明的《王阳明与道家道教》一书中说到:“龙场悟道”的核心是王阳明自我意识的觉醒,发现了自己的独立人格。我认为这个判断很有价值。如果说春秋时代中国的知识分子还有自己独立人格的话,那么随着后来的“独尊儒术”,中国的知识分子都逐渐依附于权力。王阳明的“心学”发现了自我,发现了独立人格的价值,只有在独立人格的觉醒中,儒释道才能为我所用。我觉得这个发现应该大书特书。晓鹏应该研究一下,明朝资本主义萌芽是不是和王阳明的“心学”有关。因为从道理上讲只有知识分子有了独立人格,资本主义才能萌芽。

        刘志光:秦汉之后“独尊儒术”,宋明时代又是“程朱理学”,中国知识分子基本上被彻底禁锢了,王阳明的“心学”为知识分子的创新打开了空间。

        朱晓鹏:我现在写第二本研究王阳明的著作,并且准备专门写一章关于独立人格的。我认为他的人格是非常突出的,而且他的人格不仅仅是有骨气,倔,而是说到并且也做到了。他的故居上面提了一个“真三不朽”,三不朽分别是立功,立德,立言。人们评价他三项都做到了,三项都是标杆。这个现在也是众人对他的评价,这个评价他当得起,而且中国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人,孔夫子都不能算当得起。

        刘志光:人们认为中国所谓“三不朽者”有二个半人,即孔子、王阳明和半个曾国藩。

        朱晓鹏:可以说王阳明思想的生命力就是 “知行合一”,独立人格的体现也在于“知行合一”。既有思想认识,同时又有实践。比如他十几岁开始习武,后期一边读书一边学习军事,参加边疆考察等,这些都是与实际结合起来的。包括后来考上进士以后,正值事业的辉煌期,他确托病隐居去山里。这些都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但是他却做到了。尽管他后来也否定修炼,否定纯粹的静坐和特异功能等等,他认为都是异术,作用不大,但是这些经历都融入了王阳明的独立人格。包括后来的龙场,我们可以说龙场就是他独立人格的开端,但是仅有龙场又不够,还有后来在江西的独立思考等等,这些都不能缺少,否则不会成就王阳明的思想和独立人格。

         “致良知”是王阳明晚期的思想,说的是不承认权威,以自我的良知作为标准,所以这一点更彻底的凸显了他的独立人格。他认为任何外来标准都是人为设定,比如孔子等一些圣人,他们定的“是非”不一定就是“是非”。王阳明认为“是非”是按我自身的良知去评判,而不是按圣人说的去判断。“致良知”就是怀疑一切权威,用自己的标准立权威。凡事从自我的体验出发才能做出决断,任何外在的都只能做为参考。所以他的思想最本质的就是强调独立人格,以自己的思想,以自己的脑子来定是非。这点很好的体现在浙江的企业家身上,比如温州、永嘉的分田到户,义乌模式等等,这些都是独立人格的体现。

        王德禄:“致良知”就是怀疑精神,我原来没想到,我以前觉得“致良知”好像有点道德决定论,所以我对这个说法比较反感。关于“心学”,我理解为一个企业家应该心大,这个理解是对的么?

        朱晓鹏:这个是道家的心大,王阳明当然心大,但我觉得你所说的更多归于道家。如果说学习王阳明的话这一点很值得学,而且浙江人的精神中能体现出来。不但是王阳明,还有南宋的陈亮,独立人格也非常突出,和朱熹论战,把三代圣人都踏在脚下。

        王素莉:我去浙江考察的时候觉得真好,看到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家,我想或许是因为当地江浙文化的孕育,所以在那里能充分体现出独立性。但是我那时没有想到“企业家品格”这个说法,因为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很严重,影响了国外对中国学者能否做出学问的认知。那么企业家的独立人格究竟重不重要呢?我们今天再来看企业发展这个问题,企业家品格的作用就特别突出了。企业只有创新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地位,所以我觉得这里面可以讲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讲“致良知”。现在企业家到了非常重要的时候,他们不能在所有问题上跟当地政府,特别是一些愚蠢的官员同流合污。一个企业真正的发展,不是行政能力所能概括的。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家的品格,企业家的品格、人格在这里面产生了一种决定性的意义。

        朱晓鹏:我认为一些企业之所以会倒闭,就是因为没有独立人格。企业家没有独立人格,所以选择依附于当地政府。这样势必导致企业创新精神不够,那么所有的产品思路也都不是创新性的。

        王素莉:企业家品格、独立人格到现在是很重要的问题,而且“致良知”到最后其实就是能够做大做强,做伟大的企业,这是一个智慧的制高点。


     

    我的相关日志:   2013-05-24 | 我的#创新箴言#
    2013-05-02 | 与林崇诚先生谈台湾的历史与文化
    2010-11-02 | 创建全球链接,打造世界光谷
    2010-10-30 | 与曹聪讨论中国科技政策
    2010-10-27 | 空中飞人:走出去建立全球链接
    2010-10-22 | 与台湾拓墣所探讨大陆与台湾的新兴产业合作
    2010-09-28 | 硅谷的经济引擎:身处险境
    2010-08-30 | 大宗商品与全球化
    2010-08-23 | 一个智库的成长故事
    2010-08-13 | 大国崛起需要丰富的区域创新作前提
    2010-08-11 | 参加许良英90寿辰生日派对
    2010-07-12 | 为“瞪羚企业”喝彩
    2013-08-10 |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鼻祖
    2012-12-17 | 大力发展民间智库
    2011-12-09 | 强调创新,就要抓创新服务业
    2011-06-20 | 创新服务业: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核心
    2010-11-22 | 姚蜀平,走进文革是为了走出文革
    2010-02-25 | 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界面不友好
    2010-01-06 | 公务员考试越来越像科举
    2009-12-04 | “中国制造”登陆CNN也应该登陆CCTV
    2009-10-26 | “国考”火爆是对现代社会制度的讽刺
    2009-10-06 | 要着力提高民间智库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