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王德禄

  • 固定链接 '德国人适合创业吗?'

    德国人适合创业吗?

    提交: 2014-01-05, 18:45:06 由 王德禄

    1、关于柏林创业的信息

    在去德国之前,我在微博上提到我要去德国,马上有朋友向我推荐柏林的创业信息,让我去看看柏林的创业型企业。后来我在他的推荐信息中看到Dan Frommer于2013年2月23日拜访几个柏林的企业家的所见所闻。

    [readwrite.com] Dekker,他来自阿姆斯特丹,2年半前来到柏林,现在仍然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创立的企业中。SoundCloud公司的CEO Alexander Ljung先生,是瑞典人,他认为目前柏林的新兴企业正在“爆炸性的发展”,因此他2007年来到柏林,希望引领时代的变迁,他来到柏林的原因有:1.员工薪水低,相当于伦敦的65%;2.基础性设施充足,有大量的办公区域和公共住宅;3.柏林的人民都富有创造性。Earlybird公司的风险投资专员Ciaran O'Leary认为:柏林是一个极其国际化的城市,这里的人不仅仅有德国人,还有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全球各地而来的创业者,在柏林是会有国际化的视野的,在2009年,一共有4800万的资金投资到64家柏林的高科技企业,而在2011年,则有1亿3600万的资金投到81家的柏林高科技企业。

    柏林的高科技创业者常去的喝咖啡的地方:St. Oberholz: 位于城中的Mitte区,相对宽敞和著名,是“苹果笔记本的海洋”。The Barn: 小型的咖啡馆,提供很棒的咖啡和点心,经常有当地著名的博客作者或著名企业家出入期间……

    看了这些信息,让我对柏林的创业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很想看看德国人适不适合创业,柏林是不是一个创业的集聚地?

     

    2、与出租司机的谈话

    我到柏林后,乘坐出租汽车,发现司机是广东人,他定居德国已经30年了。路上我向他提出来几个问题,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我问他,德国人是不是很认真,和中国人有没有区别?他说德国人和中国人一样办事都很认真。我又问他,德国人是不是很守时?他说中国人也是一样,只要人和事特别重要就会很守时。他说中国人和德国人一样都很真诚,比较容易交朋友,而美国人和日本人不讲信用。凑巧的是我第二天去飞机场时,旅馆为我电招了一辆出租车,司机竟然还是他,两次巧合机会使得我们很投缘。

    这位司机的话对我有很大的冲击,但是在德国经过两天的走访、交流之后,我逐渐理解了司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在德国期间越来越感到认真和守时是一种美德,他也越来越重视认真和守时,他也向更多的人说中国人认真和守时的美德。

    实际上司机并不了解我为什么问他这个问题,我的内心是想了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德国人的性格是不是适合全球化,如果说西方人的大脑是方的,东方人的大脑是圆的,西方人的代表就是德国,东方人的代表就是中国。

     

    3、柏林是欧洲的创业高地吗?

    我来到柏林就问当地的相关人士了解柏林创业的情况。大部分人都说对情况不是很了解,有的人说看到报纸曾报道过欧洲很多创业者来到柏林创业。

    后来我们了解到柏林的主体是东德,当地西德的大公司几乎都不在柏林。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希望西德的大公司把总部迁到柏林,然而到现在也没有公司迁过来,所以柏林更多依赖创业者来发展经济。由于柏林大公司比较少,柏林的经济比较低迷,各项设施的租金都很低,所以很多欧洲的创业者愿意到柏林来创业。另外柏林的艺术氛围比较浓厚,音乐、绘画、舞蹈、戏剧都很发达,柏林在创意产业方面的基础比较好,很多创业者都在围绕创意产业进行创业活动。

    在德国的两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德国人很认真,凡事都有计划,他们可以把工作做的很好,但是有点死板,这对创业是不利的。创业更多的是冒险,不能按照一个完善的计划来,德国人的性格适合冒险吗!?我这次没能考察柏林的创业咖啡和创业集聚地,十分遗憾,我的问题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解答,我想以后我还会来德国,还要思考和辨析这个问题。

    最近我对社交化非常着迷,我发现社交化的鼻祖是哈贝马斯,在没有社交沙龙传统的德国发展出社交化理论说明德国还是一个善于进行理论思考的民族,在这次社交化的大潮中,希望德国不仅是理论上的先锋,还是新经济社交化创业的先锋。


    我的相关日志:
    2013-10-21 | 在宁波讨论应用教育发展
    2013-10-08 | 新经济的一种新解读:创业-孵化-集群
    2013-09-18 | 满月,生命诞生的中国式仪式
    2013-08-10 |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鼻祖
    2013-08-01 | 中国高新区的成功经验与未来
    2013-07-04 | 重返母校:与师弟师妹交流
    2013-07-01 | 重返母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
    2013-06-27 | 硅谷2011年新创办企业4万余家的价值何在?
    2013-05-16 | “创业”与“消业”:拜访见濒法师
    2013-04-26 | 与宁波高新区瞪羚座谈
    2014-01-03 | 两德统一和德国民主化
    2012-09-10 | 加强研发组织创新,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2013-09-02 | 与胡大年讨论中美历史观
    2013-02-09 | 除夕之夜话“禁忌”
    2012-03-30 | 对拜登“中美创新论”的反思
    2012-02-06 | 元宵话龙票
    2012-01-23 | 除夕之夜: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小品
    2011-12-12 | 怎样看待《中国人来了》
    2011-08-24 | 从小商品到大宗商品
    2010-05-24 | 中国的“人口红利”远远没有结束
    2010-05-07 | 中国人的灵活性是中国崛起的重要原因
    2010-04-23 | 机会均等与藏富于民
    2012-07-12 | 延迟退休:欧洲得病,中国吃药
    2011-08-17 | 金融动荡中的中国力量
    2010-06-30 | 拥抱大海的圣彼得堡
    2010-06-25 | 我的罗马假日
    2010-06-24 | 到挪威参加超达公司Nikkelverk镍精炼厂一百周年庆
    2010-06-21 | 在哥本哈根拜访玻尔研究所
    2010-06-12 | 在楚格湖边寻找马克里奇的踪迹